“陛下有所不知,此前吾得到消息,眼下鮮卑北部的丁零人因不滿鮮卑統治壓迫,遂已於近日再度反叛,鮮卑單於檀石槐聞訓已親率本部精騎親往鎮壓,此刻其王庭可謂空虛無比。
這正是吾大漢千載難逢的機會,要是能一舉搗毀其王庭,檀石槐的威望必然大減,到時其他暗中對其不滿的部族首領必會發動叛亂,謀多檀石槐鮮卑單於之位。
到時鮮卑陷入內亂,必然自顧不暇,如此必能為吾大漢爭取幾年修養生息的時機,待吾大漢緩過來後,到時便可真正出師北伐,徹底消滅鮮卑蠻夷。到那時,陛下之功業必可追及孝武皇帝北逐匈奴之功!”
“好,說得好,想不到愛卿竟也頗通軍略……”
眼見劉宏在王甫勸說之下又要改變主意,蔡邕又待再勸就被劉宏直接打斷道:
“好了愛卿汝不必多言,朕注意已定,此次北伐鮮卑勢在必行,接下來便決定一下出兵方略和領兵將領人選吧!”
蔡邕還欲再言,卻被盧植攔下,對其使了幾下眼色小聲道:
“伯楷,眼下陛下主意已定,多勸無義,吾等還是想想接下來派哪些將領領兵,方能盡最大可能減少大漢損失為好。”
蔡邕聞言隻得無奈歎了口氣道:
“諾!微臣謹聽聖諭!”
劉宏見蔡邕終於不再反對,不禁也送了口氣下來,畢竟對這個臣子其還是頗為喜歡的,要是因此事弄得自己君臣不和,就得不償失了。
“啟稟陛下,臣有本奏,臣舉薦太中大夫段熲為主帥,領兵出征必能確保吾大漢獲勝無疑。”這時一位宦官集團下的一位官員建議道。
“不錯,我朝能稱名將者,非“涼州三明”莫屬,不過眼下“涼州三明”,皇甫威明久病纏身,恐命不久矣;張然明年歲已高,恐不耐征伐之苦;唯有段紀明尚在當打之年,且其方經過滅羌一戰,想必對付此等異族之人必有心得,一定能帶領大漢取得勝利。”又有一名官員附議道。
“不好,之前好不容易將段紀明兵權拿下,又怎可讓其再度掌兵。”大鴻臚袁隗連忙上前一步勸諫道:“陛下所謂殺雞焉用牛刀,不過鮮卑一小小癬芥之患,何用我朝名將出馬,臣舉薦使匈奴中郎將臧旻為主將,臧旻久鎮邊地,常年與鮮卑交戰,對鮮卑根底知知之甚深,由他出馬想必一定能馬到功成。”
臧旻與段潁不同,其與士大夫同屬一個陣營,此次出征不論怎樣也不能讓宦官集團取得軍權,否則其氣焰必然更加囂張。日後對士大夫集團更為不利。
王甫見狀也不甘示弱,其心知方才提出段潁不過是拋磚引玉,其真正目的乃是讓剛剛投奔自己的田晏得到領兵機會,於是繼續出言道:
“臣舉薦破鮮卑中郎將田晏為主將,田中郎將曾久隨太中大夫麾下作戰,素有曉勇之名,必能為陛下擊破鮮卑,得勝而回。”
。您提供大神四知的廣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