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永漢元年年末,黃巾之亂本該是幾年後靈帝改元光和的時候才會發生的事情卻在入秋之時因為楊廣的提前插入曆史而提早多年發生。
縱然如此,即便某隻蝴蝶三番五次的插手其中,曆史依舊按照大致的方向繼續流淌下去,例如黃巾起義因為各個方麵的原因,敗亡終究必不可免……
永漢元年,九月,楊廣獻策,合自己本部麾下五千人馬騎士,並右中郎將朱兩萬餘人以及騎都尉曹操五千人馬,內外夾擊,火燒長社。
潁川最大黃巾軍事集團波才部,十數萬大軍一戰而潰,燒死者,投降者不計其數,其賊首波才,逃竄中伏,身死殞命。
而後朱雋下令坑殺降卒,數萬投降賊寇無一生還,隻落得白骨荒野,鬼嚎百裏。
十月,漢護匈奴中郎楊廣與右中郎將朱雋,左中郎將皇甫嵩相商之後,決定由楊廣領本部軍馬五千南下,平定南方之亂。
聽徐晃之計,三日內連克潁川郡治陽翟並穎陽,潁陰三縣,破敵兩萬,陣斬賊首吳霸。
一時間,漢軍聲勢浩大,勢如破竹,黃巾震動,人人自危,膽寒不已。
十一月,楊廣大軍進逼襄城,以奇兵千裏奔馳,切入葉縣,大膽啟用黃巾降將,以為內應,借賊軍內部不和之機,使南頓,蔡縣兩軍互相攻伐,一舉而滅。
敵軍腹背受敵之下,士氣低迷,漢軍前軍趁機攻伐拔寨,最終順利平定五縣。
同月。左中郎將皇甫嵩並右中郎將朱雋進逼商丘梁國,與張梁大軍對峙,皇甫嵩所部先登攻城。
打破梁城,斬四萬餘人,降卒盡數坑殺。兩軍相逼,迫使張梁領軍困守商丘,漢軍一時不得攻下,兩軍遂呈相持之勢。
十二月,朝廷擢江夏都尉秦頡為南陽太守,領軍一萬北上攻打南陽賊張曼成,連戰連克,破敵三萬。
與此同時,楊廣驅潁川潰兵聚與魯陽,又得徐晃獻策,反間賊軍首領。刀不血刃之下,於暗中悄然平定魯陽。
而後,楊廣部暗中與秦頡所部相彙合,誘張曼成五萬賊軍東入。屯兵淯川口,秦頡所部部將黃忠奉令掘淯水淹敵。
五萬賊軍逃出者,十不過一,其後楊廣領軍五千,暗渡淯水,伏兵趙弘援軍,是時,黃巾三萬人馬俱陷。
與此同時,得皇甫嵩軍令南下助軍的孫堅,繞過陽人,過淯水以北奇襲宛城,是時,南陽賊軍大多消亡,孫堅身先士卒之下,宛城空虛被其一舉攻下。
後南陽賊寇隻餘數千人推舉韓忠為帥,奔走汝南。途中被楊廣攔住去路,趁機招降,至此,最後的南陽黃巾也已一並消亡。
由此南方黃巾之亂徹底平定,數場大戰,甚至遠比朱雋,皇甫嵩,盧植三人地功績還要大上許多。
不提攻城略地,僅斬獲敵軍數量,楊廣所部五千兵馬,便擊潰了合計共二十多萬黃巾叛軍!
若再論起長社之戰,楊廣這個在弘農楊氏家族嫡係子弟一時間風頭無二,隱隱然,讓弘農楊氏再次站立於天下的風口浪間……
永漢元年年末,就在楊廣駐軍宛城靜待朝廷下一步指示,秦頡,孫堅兩軍繼續平定南方剩餘黃巾餘黨,收複失地的同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