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今賊眾死守襄城,我軍又如何驅趕他們?便是強攻,恐怕也要花費許多時日!”楊廣又繼續考問道。
“軍中細作傳來,襄城如今不過聚集了三城兵馬,剩餘兩城正在趕來。兩萬大軍糧秣損耗甚大,賊軍必不能久守,而運糧不比行軍,更是沿路坎坷,我軍其一,正該對此入手!”
徐晃眼睛微微眯起,抬起頭來看楊廣神色會意之後,又接著說道:“不過,光是糧秣被斷,還不足以讓賊軍徹底慌亂。賊眾也可以從後方四處劫掠以填補損耗。
故此計隻能擾敵軍心,不能徹底擊潰敵軍戰意。潁川五縣,距離襄城最遠的乃是蔡縣,南頓,想必如今未到的兩家軍馬正是此兩城!
明日我軍正當來一次強攻,隻需奮力攻打城北賊寨,若能奪下最好,若不能奪下,也需把聲勢做足,隻要襄城賊將注意力吸引到城北,而後南頓,蔡縣兩人援兵必定加快救援行軍。
孫子兵法有雲: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裏而會戰;不知戰之地,不知戰日。
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裏,近者數裏乎!
既然賊軍焦慮,驟然加緊攻勢,必會使成疲兵之勢,前軍後軍的拉鋸便會展開,以我軍戰力,隻需千人,便可一戰而除滅賊眾兩軍。
隻要接下來我軍上下一心,必能將賊軍逐一擊破!
一但兩城援軍被滅……賊軍定然恐慌不已!加上糧草被斷……他們便隻有兩條路可走!或走汝南,或奔南陽!
汝南與潁川一帶同氣連枝,波才未死前,便聽他號令,但如今波才一死,汝南黃巾元氣大傷,自保都嫌不足,又怎會前來救援潁川黃巾。
而左右中郎將大人已經調集揚州郡兵西進助我軍平叛,兩麵夾擊之下,其更是雪上加霜。
所以,五縣賊兵若是還有腦子便不會去汝南,而另一邊,張曼成聲勢浩大,對於周邊黃巾來者不拒,於是乎南陽便成其首選,而潁川到南陽,魯山則是其必由之路!
然而賊眾在襄城,距離南陽太遠,張曼成救或是不救,都還隻是五五而開而已,但是一但賊眾被我軍逼到魯山,距離宛城不過百裏之路,一萬多人馬,這卻是無法抵消的誘惑。
如果按照正常情況,張曼成絕對不會放棄這塊肥肉,尤其是眼下波才已死,潁川黃巾賊眾成一盤散沙,又得我軍逼迫,隻要張曼成一到,這一萬多人馬定然成為他囊中之物!
左右中郎將曾給主公調動南方郡國之兵的權限,而主公本身就有陛下賜予的假節之權,隻要主公調動南陽郡國兵北上魯山,四麵合圍之下,賊眾雖多,然我軍戰力強盛,以有心算無心之下,賊眾必潰無疑!”徐晃一臉信誓旦旦的說道。
對於徐晃之言,楊廣推敲許久,也覺得沒什麼大的問題,這才暗自點頭道:“如今便隻剩下,逼迫潁川眾賊西進魯山了!還是得等明日細作回來才能再做定奪。”
商議已定,楊廣讓眾將退下之後,這才緩緩向著自己的居所而去:“如今黃巾一起,漢室威信與日遞減,朝堂混亂不堪,地方豪強日益坐大,吾期待已久的亂世即將到來,也不知如今我所做的這些準備,是否足夠我迎接接下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