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瓊華滿了十歲以後,京城頂級世家中有傑出子弟之人,都盯上了她。
任誰都知道,依照這位主兒的命格以及受寵程度,她是絕不會像一般公主一樣被嫁去蒙古的,她隻會嫁在京中。若是誰家有幸娶了這樣一位公主,自家的前程真真是不必愁了,下一代的前程也有了,畢竟康熙親口說過,瓊華日後的一子二女,都是可以獲得爵位的。雖說尚主之後不可納妾,唯有公主無所出且得到公主的應允才能納妾,但與尚主能夠得到的好處比起來,這點限製在底下的大臣們看來壓根兒就不算什麼。
後來康熙退位,胤禛登基之後,瓊華的行情變得更好了。畢竟康熙還在位的時候,他們鼓勵自家子弟去追求瓊華,還要擔心會被卷入奪嫡之爭中。如今,瓊華的兄長登基了,連最後的這層顧慮也沒有了,還在等什麼呢!
瓊華不僅是康熙最為鍾愛的女兒,也是胤禛最為疼愛的妹妹。胤禛此人最是嚴肅內斂,對人對己都十分嚴苛,輕易不喜歡誇人,但就是這樣一個人,曾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誇讚其妹妹,疼愛之情溢於言表。想來,日後誰若是做了他的妹夫,他會愛屋及烏。
這樣一個被前後兩代帝王捧在掌心中千嬌萬寵的小公主,偏偏在婚事上有高度的自主權。
這也就意味著,瓊華公主的婚事,不僅需要得到帝後的認可,還需要得到她本人的認可。未來的駙馬,得她自己喜歡才行。
這可難倒了諸位大臣命婦們若是瓊華公主一直呆在宮中不出來,他們又該如何向公主推銷自己的子侄呢?
好在,自及笄後,瓊華公主便時不時地往宮外跑,且這頻率還著實不低。
當初瓊華公主與四福晉一道經營的化妝品鋪子如今已經開遍了全國,每年都在稅收方麵給大清做了不小的貢獻,在年底的時候還會給長輩們“分紅”,惹得長輩們喜笑顏開。作為天底下最尊貴的幾個人,她們自然不缺這點錢銀,可難得的是孩子的一片孝心,拿著瓊華孝敬的東西,她們就是覺得比別的東西來的珍貴些。
在自個兒手中有了一個聚寶盆之後,瓊華又開拓了第二產業藥草,在這方麵,她也有著天然的優勢。每年她會培養出一盆又一盆珍貴的藥草來,交由宮外的人,利用插杆之法培養出藥草來。利用這種方法,瓊華得到了許多效用遠超尋常藥草的作物來,並憑著藥草生意同樣賺取到不少錢財。但這種方法有局限性,直接利用插杆之法從瓊華所栽培的植物上獲取根莖或是枝椏,所種出的藥物效用比一般的藥物好,但比瓊華親自種出來的,效果還是差了一些。那些經過二次插杆的植物,效果比之一次插杆的植物又差了一些。三次插杆之後,所得到的藥草,其藥用價值就與普通的藥草沒什麼區別了。這限製了高藥效藥材的總量,但對於瓊華來說,也足夠了。雖然眼下數量方便還不盡如人意,盈利也較為有限,但隻要時間久了,高藥效藥材,總會越來越多的。
在手裏有錢之後,瓊華就開始了慈善方麵的工作。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不僅可以讓她有個好名聲,也多多少少能夠給底層之人帶來一些幫助。慈善事業的資金來源,就是化妝品鋪子的二成盈利。
在最初,瓊華打著長輩們的名號來做此事的,道是為長輩們積福,此舉得到了長輩們的讚許,長輩們為其大開方便之門,京中百姓們在聽說此事後,也感念這些貴人們的恩德,為她們立起了長生牌。
瓊華雖然是這件事的總負責人,但她貴為公主,不可日日出宮,宮外總得有信得過且分量夠重的人來幫著處理一些事情。當時,給瓊華打下手的,是剛剛嫁給胤禛的四福晉。四福晉性情敦厚,穩重機敏,在處理這些事上,是各種好手,讓瓊華省了不少心。隻是後來,胤禛繼位做了皇帝,四福晉也成了皇後入主中宮,不好再輕易出宮,瓊華便接過了這攤事,時不時便往宮外跑。
這就給了那些想要與瓊華搭上線的有心人極好的機會。今兒個這位貴婦在瓊華忙完之後,邀請瓊華到府上用茶小憩,明兒個那位貴婦帶著自家子侄到瓊華時常出沒的地方“偶遇”瓊華,後日有老太君幹脆將自個兒的孫女兒、外孫女兒送到了瓊華的身邊兒,道她們沒什麼別的本事,好在人還有幾分機靈勁兒,正好給公主打個下手……
對於那些請她過府的邀請,瓊華能推的都推了,不能推的也隻得去了。好在那些老封君、貴婦人們雖然對她極為熱絡,但行事還算有分寸,沒做出太過讓人尷尬的事情,瓊華也就隻當是上長輩家竄門了京中頂級貴族圈與皇族之間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不是祖輩曾娶過皇室女子,就是有女兒嫁入了皇家,大家往祖上數幾代,會發現彼此之間沾親帶故的。是以,瓊華要把這些貴婦們當成遠房長輩,那是一點兒心理障礙也沒有。
至於那些被自家長輩推到瓊華跟前的貴女們,品性好、做事能力強的,來一個瓊華便笑納一個。她如今手底下正缺人呢,有人主動送上門給她打下手,她正求之不得。至於那些不會做事、品性不佳,隻一心想要奉承瓊華扒拉些好處的,都被瓊華給打發了回去。
冬去春來,春逝夏往,不知不覺,瓊華已經十七歲了。
這要是擱在百年後,瓊華還隻是個高中小姑娘,可擱在當下,似瓊華這般尚未定親的姑娘,是極為罕見的。不少人在她這個年齡,連小崽子都有了。雖說帝王家的公主不愁嫁,且依著瓊華的條件,京中的才俊可著她挑,但再怎麼,也得有些動靜了吧?
盡管瓊華覺得自己還是個寶寶,但她的親爹親娘,以及皇帝兄長,都著急了起來。
她的皇帝兄長甚至準備舉行一場宴會,邀請京中尚未訂婚的那些青年才俊們來參加,佟皇後和瓊華就坐在屏風後頭相看,若是相中了誰,她的皇帝兄長便直接賜婚。
這個提議,被瓊華拒絕了,陣勢也未免太大了些,倒像是她在挑選後宮似的,不是她喜歡的風格。如果不是她阿瑪額娘催得緊,她甚至還想再等幾年。那麼早把自己拴在一棵樹上做什麼,搞事業它不香嗎?
被拒絕之後,瓊華周圍的人也沒有放棄,尤其是近些年發展成她閨蜜的一位宗室郡主,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地準備拉著她去榜下捉婿。瓊華被她磨得沒法子,且心中對於怎麼個捉婿法,也有些好奇,便換了一身普通的衣裳,跟著她一道去了。
一般人去捉婿,會把自家的家丁也給帶上,挑好人後捉了就跑。瓊華這閨蜜嘴上說著要捉婿,其實也是個沒經驗沒成算的,身邊兒隻帶了一個細胳膊細腿兒的丫鬟。就她這樣,除非是碰到願意跟她走的,否則,瓊華才不相信她能夠捉到什麼人呢。哪怕讀書人一般都較為文弱俊秀,可也不是她和她丫鬟兩個弱女子能夠捉走的。
顯然,放榜之日,有不少人都打著跟她閨蜜一樣的主意,一個個都選好了目標,並朝著自個兒的目標邁進。瓊華的閨蜜很快就挑好了人選,帶著身邊兒的丫鬟摩拳擦掌地過去了。
瓊華則慢了一步,被人流擋在了後頭。人來人往間,不知誰推了她一把,她險些栽倒在地上,但很快,她就被一雙有力的臂膀扶住了。對方是個身著天青色衣衫的書生,玉冠束發,眉目雋永,眼神清正,看著倒是個翩翩佳公子。
四目相對間,瓊華從對方的眼眸中,看見了一抹驚豔之色。
這種眼神,瓊華並不是第一次見到,她生得一副好顏色,麵若芙蕖,眸若秋水,顧盼間,恍若有盈盈波光在她眼中流轉。哪怕如今她穿著一身料子尋常的衣衫,也遮擋不住她的風采。且她氣質溫和,笑容甜美,極易讓人產生好感。
往日,那些人的仰慕總是讓瓊華覺得厭煩或是不耐,隻是今日,在此人麵前,她倒不撅得不耐,反倒生出幾分性質來。唔……若是她也學著閨蜜,捉個嘉婿回去,不知她汗阿瑪和她兄長會不會認呢?
在將瓊華扶正之後,眼前的書生很快便鬆了手,臉上帶出些罕見的赧然之色來:“姑娘,你沒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