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邊有一處小漁村,三麵圍湖而生,像被母親擁入懷中的孩子。
這裏寧靜,遠離塵囂,與世隔絕。
還有一個月,村東林家的媳婦蘇氏蘇倚瀾就要生了。
自有了身孕起,蘇倚瀾的身子始終不見好。
她有一個七歲大的兒子,名喚林遠智,為了能讓蘇倚瀾身體好轉,他每天天還沒亮就跑到西湖邊,蹦到湖裏去給娘親摸魚,熬湯給娘親喝。
林遠智年紀雖小,卻很懂事,自小就主動幫娘親下地幹活,照顧娘親。
三歲時,他因對醫學興趣頗濃,就跟著隔壁蕭家媳婦連氏學醫。
六歲那年被一個無意經過村中的江湖人士看中,成了村中第一個出村的人。傳聞那位江湖人士在江湖中赫赫有名,是一個聲名顯赫的大人物。
因這兩點,林遠智小小年紀便成了村中大人倍加疼愛的晚輩,孩童們心中無上的英雄。
今日他同往常那樣下水摸魚,回來時正看到蘇倚瀾正坐在屋子正中,點了一支昏黃蠟燭,在寫著什麼。
林遠智看著,小眉頭抖了抖。
“娘親,您在寫什麼?您身子不好,還是去床上躺著吧,孩兒這就去給您熬湯喝——今天抓了兩條好大的魚,娘親您看!”
說到最後,林遠智舉起兩條藕節一樣的手臂,他兩隻小手各自捏著一條肥碩的鯉魚,給蘇倚瀾看。
蘇倚瀾停下手中的筆,稍稍將手抬起來,抬眼看向兒子手中那兩尾肥美的魚兒,露出了溫柔的笑容。
她輕聲說道:“寫封信,很重要的信。寫完了,娘親就聽智兒這個小大夫的話,去床上躺著。”
林遠智顯然並不喜歡蘇倚瀾的回答,皺了皺眉,問道:“娘親要寫什麼信,給誰的?”
蘇倚瀾笑了笑,道:“等娘親寫完了,智兒就知道了。”
林遠智聽得出蘇倚瀾在賣關子,他鼓著腮幫子,想多問幾句,終於還是忍住了。
像是看出了兒子不開心,蘇倚瀾沉默半晌,緩緩擱下筆,朝林遠智招了招手。“好孩兒,來。”
林遠智放下手,邁開一雙小腳,很熟練的就到了蘇倚瀾身邊。他微微側頭,耳朵輕輕貼著蘇倚瀾大大的肚子。
蘇倚瀾的右手輕輕摟著林遠智的背,左手輕撫她的大肚子,問他:“智兒……你一直都想要個妹妹,對不對?”
林遠智睜大了眼,抬頭看著娘親,他那一雙眼睛映著燭光,看上去閃耀奪人。
他使勁點了點頭,他不知盼著這肚子裏的妹妹盼了多久。
隻是和其他有身孕之人不同,蘇倚瀾此胎已懷兩年零七個月之久。
一開始林遠智並未覺得有何不妥,直到他發現隔壁他的師父蕭連氏在兩年前有了身孕後,不過十個月便生下了她的兒子蕭虎,他才意識到,蘇倚瀾此胎確與別人不同。
但他並不介意這胎兒的迥異,隻是心疼蘇倚瀾如此辛苦。
而林遠智自己也有些與眾不同:他不過七歲孩兒,卻有著一頭雪白的發。
起先村人看他時目光怪異,但村中唯一的大夫蕭連氏解釋說道,蘇倚瀾當年懷上林遠智時,身體便每況愈下,差點把腹中孩兒給弄丟,後來卻又被及時救回,才順利生下。
蕭連氏認為,許是娘親的病過給了胎兒,胎兒大病一場後又大愈,來回一番折騰,毛發便斑白了。
她這番言論得到村人的認可,大家看林遠智的眼神又變成了憐愛。
蘇倚瀾輕撫著兒子一頭雪白的發輕聲說道:“那娘親可要努力給智兒生個妹妹出來才行啊。”
林遠智仰頭看著蘇倚瀾,她雙眼映著燭光,看上去溫柔極了,他一直很喜歡這麼溫柔的娘親。“隻要是娘親生的,弟弟妹妹我都喜歡。”
蘇倚瀾卻道:“我想……肚子裏這個,定然是個女兒,很乖巧的女兒……”語氣肯定。
林遠智眼中閃過一絲驚喜和不解,忍不住問道:“為什麼啊,娘親?”
蘇倚瀾卻沒再回答,隻笑著搖了搖頭,指著桌上那一疊信紙,道:“智兒,你去熬湯吧,娘親想在生下這孩子之前,寫完這些信。”
林遠智忍不住踮起腳尖想看看信中內容,不料蘇倚瀾卻始終有意無意地遮住他的視線,顯然是不願讓他看。
林遠智有些不甘心,嚐試數次也無法,又怕自己大手大腳傷了蘇倚瀾的胎兒,隻好提著魚兒進了廚房……
蘇倚瀾一共寫了兩封信,一封給林遠智,一封給她那未出世的孩兒。
將信遞給林遠智時,蘇倚瀾雙手輕握著林遠智小小的雙肩,眼神帶著從未有過的嚴肅,道:“智兒,另一封信……你不能看,這是娘親留給你妹妹的悄悄話,你等到她大一些了,懂事了,再給她那封信,明白嗎?”
林遠智滿腹疑問,心想著,有什麼話,等妹妹出生了,娘親再跟她說不就好了?
可他沒想過,這兩封信會成為蘇倚瀾最後留給兩個孩兒的“遺書”。
給林遠智的那一封信中內容如下:
“吾兒遠智:
為娘留下這封信給你,是怕以後沒有機會再和你說這些話……
不要難過,娘親隻是會去別的地方,你要相信,不管在何處,娘親都深愛著你。
腹中這孩兒已有兩年零七個月,她注定和別的孩子不同。
這麼長的歲月裏,她一直都在用自己求生的本能,緩慢地吸收著我體內的靈力漸漸長大,想來她也很不容易……
如此努力求生,她日後定然是一個十分堅強的孩子。
曾經我幾次在夢中夢見了這個孩子,很奇怪對不對?其實娘親並沒有看到她的模樣,隻是一團光球,那團光球是純白色的,沒有一點別的顏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