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一十三章 讓我抱一會兒(1 / 2)

江時清不清楚王子有什麼技能,王子接連邂逅了三位公主,邂逅方式為睜眼後親吻,女巫推測這可能是王子的任務比如【王子每一次睜眼看到的對象都必須是公主並要親吻公主】。

王子使用了【空白卡片】得到了【任意門】,使用【任意門】可以使王子到達任何一個地方。江時清覺得王子一定特意地定位到公主的身邊。

王子在海灘邊送奧羅爾公主戒子,假麵舞會上和白雪公主跳舞,在輪船上和人魚公主共舞,可以看出任務的前期階段王子與公主們相處得都比較融洽,到了後期階段關係卻突然逆轉。

比如白雪先是拒絕了王子的求婚,後麵因為吃下【惡魔的果實】死亡被王子吻醒後觸發了【回光返照】模式心靈崩壞殺死了王子。再比如前一刻人魚還和王子你儂我儂的跳舞後一刻被王子拒絕後居然殘忍地咬掉王子的手指最後吃掉了王子。

江時清由此推測王子那邊一定出現了什麼變故。

這一次任務開啟的雙線模式很特殊,江時清感知到了濃厚的因果律氣息,或許人們更喜歡用命運來概括。她不由想起【鬼嫁】副本中交織在她足下的光點,想起那個身披白紗叫【塔維爾】的人說的話:

【人類的對自我的認知、成長的環境以及學識的多少決定了一個人的秉性,形成了某種思維慣性,所以即便主人公當下作出的選擇區別於以往,但是最終都會彙聚成一條走向,這便是命運的二字的由來。】

但命運一詞聽起來就讓人有一種無形的壓力,仿佛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勞,最終都會走向同一個方向。這太消極了,江時清想。以因果的形式來拆分更切合當下的情況。

女巫因為王子的【沉睡魔咒】殺不了奧羅爾公主,王子因為女巫的【荊棘玫瑰】吻不到公主。如果沒有女巫對白雪公主贈水晶鞋的前因存在,白雪不會拒絕王子的求婚。如果女巫不殺死白雪公主,王子也不會被白雪殺死。女巫和王子的兩條線在白雪公主這裏交織互成因果。互相轄製導致誰也完不成任務。

女巫和王子相遇過兩次,一次在人魚公主這條線的輪船上,隻是一個是任務之初,一個已經臨到末尾。一次是在奧羅爾公主的【百日宴】上,女巫詛咒了公主而王子破壞了女巫的詛咒。

兩個人在誰也不知道的情況下交際白白錯失了交流的機會。前者的王子被人魚公主吃掉,人魚公主被女巫殺死,無形之中這又成一條因果。而後者導致女巫在水晶棺材邊等著詛咒消失即將迎來兩人真正的碰麵。

此外女巫兩次殺了白雪,白雪殺了一次女巫,殺了一次王子,某種程度上因果互消。人魚殺死王子,女巫殺死人魚,也可以算成因果互消。隻有奧羅爾公主這裏,轉折還未開始,這或許是打破因果循環鏈唯一的機會。

事實上,她也不太清楚,究竟是要構建完整的因果循環鏈還是要打破。因而接下來要麵臨的抉擇很重要,王子的態度很重要。

江時清還有一點亟需驗證:【殺死公主】的任務有沒有可能是王子發布的?如果不出意外王子的行為邏輯和江時清本人完全一致,王子做的每一個選擇都和江時清所想的一致。

【殺死公主】的任務是在魔鏡上頒布的,王子的任務很有可能也是魔鏡頒布的。

這個想法不是空穴來風,在拖看完王子路線後,女巫重新研究了副本對女巫的介紹。

【深淵係統】:女巫是《童話王國》裏古老的存在,她們有的喜歡居住在幽暗的森林,有的被王室聘請作為公主和王子的導師。這一切隻因為女巫掌握了魔法。女巫們按照魔法值被分為不同的等級。等級森嚴的女巫之間通過【接任務】提升能力和等級......魔鏡上會頒布一些高危任務,完成任務的女巫能力和等級評價都會提升。

從奧羅爾公主母後的話語:【母後為你請了女巫作為教母,我家奧羅爾以後也擁有魔法了。】可以推測隻要擁有女巫作導師的王室成員都可能擁有魔法。

那麼掌握魔法的王子當然也能在魔鏡上頒發任務。

這隻是一方麵,從因果律和她對自身的了解來看,她能想到的王子一定也能想到,【童話...且隻能有一位公主。】,如果她是王子她也會選擇發布【殺死公主】的任務,正好形成了第三條因果線。喵喵尒説

等等,江時清意識到一個問題:假設王子真的這樣做了,任何一個有魔法的人都可以接下任務,王子如何保證接下任務的人是她呢?或許王子根本就不知道還有女巫這條線的存在。

江時清很快設想:首先【殺死公主】任務殺死的對象是位高權重的公主基本上沒有人敢和王室做對鋌而走險,即便真有人接下任務,如何能保證成功率?這種十不存一低概率的事王子為什麼還要選擇發布任務,除非...

除非王子知道有另一個任務者存在,這個任務者一定會接下任務。

這聽起來似乎很難做到,但別忘記了王子手裏還有另一張【空白卡牌】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