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 2)

1

每天早上何大山都希望自己是被電話鈴聲吵醒的,但足月來,每次他都是睡到自然醒。等他醒來後已經日上三竿了。同住的同事下班還沒有回來,他便掐著時間開始生火做飯。說到做飯,他全家人都可以算是廚師,唯獨他這個知識最高的人不會。其實不是他不會,而是他沒有學過。每次從學校回家,父母都忙著給他做飯慰勞他,甚至連洗菜都沒有叫他做過。按父母的話來說,他的精力應該放在學業上,這些事他們做就夠了。

何大山理解父母的意思,在農村哪個父母不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呢?自己隻有努力學習,爭取考個大學好讓父母臉上有光,好讓以後找個好工作掙錢孝敬父母。近十年的學習,何大山也沒有辜負父母的期望,成功的考取了一個大學,成為全村第一個大學生。何大山永遠都忘不了父母在鄉親麵前那笑嗬嗬的臉蛋,在親戚們麵前那自得的神色。

其實,何大山認為,如今的社會大學生已經不再那麼稀奇。但他阻止不了父母的高興,他也隻得陪著高興。高興之餘何大山就把自己關在屋子裏發呆。等自己四年後畢業,大學生漫山遍野都是。自己該如何在那麼多人中脫穎而出呢?如果不脫穎而出,自己終究會被生活的洪流淘汰。

實習的那個學期,全班同學都在忙碌的規劃自己的將來,有的說要爭取把律師資格拿到手,以後做一個律師。有的則憑借自己的愛好說要進大公司,最大最大的那種,最好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多少多少強的。有的則因為家裏有背景,有關係,去路早已經鋪墊好,這種人,沒事就泡泡小學妹,或者去四方旅遊。隻有何大山一個人在努力的想著,他想進電視台,或者報社當一名記者。

報社和記者不是何大山想進就能夠進的,日報,晚報他都去試了,但是別人看了他簡曆就搖搖頭拒絕了。沒有作品發表,沒有背景,而且是一個三流大學的非新聞專業學生,這樣的人報社自然不想浪費時間,浪費崗位給他鍛煉。在前無去處,後無退路的情況下,何大山去了學校坐落的小城市電視台碰碰運氣,想不到在那兒遇到了自己的係主任,係主任和電視台副台長是師兄弟,見他想要在電視台實習,係主任便出麵說了話,何大山就這樣如願以償的留了下來。

但幾天下來何大山就發現了,這副台長雖然也是副台長,卻是台裏最受排擠的人。他因為競選台長而失敗,遭受台長的記恨。他作為副台長欄目裏的唯一跟班,也很明顯受了牽連。剛一個月,新開的欄目就因效果不好而取締了。副台長隨即通過關係調去了國土局擔任副職領導,他也就像多餘的人一樣被清出了電視台。

2

之所以來到SC,何大山自己也說不清,他當初是想去同學那個城市找份工作。這是一個地市級城市,比他老家小縣城門路廣多了。但誰知道,來了一個月什麼工作都沒有找到,就在他氣餒的時候,省裏首批招考大學生到村(社區)任職的公告出來了。同學鼓動他一起去報考,這是一個新政策,說不定和以前的知青下鄉一樣,用不了幾年,就會轉為公務員。何大山想想,這到是一個好主意。畢竟考公務員人太多,很難考上,而考村官相對容易一些。

原本是報著試試的態度,何大山怎麼也想不到一考就中了,到下麵一個小縣城的一個小村任職支部副書記。全鎮同一批考去的共六人,除了一個女生是本縣戶口外,其餘全是外地人。最遠的是HB的,而他屬於第二遠的,CQ。其餘都是本市其他區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