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一向對時事十分的敏銳,而瀛州鼓勵經商,以至於其治下大大小小商人越來越多,大部分商號也在其他諸侯治下城鎮中有分店,恐怕要不了多久,瀛州就要在經濟上完成另一種的國家統一了。
這次瀛州的動作也很快被商人知道,九江郡和廬江郡有分號的瀛州商人都在組織撤離。當然隻是一些少分量的貴重物品和人員撤離,主要是戰爭無眼,避免不必要的損失。他們的店鋪依然留在戰區,等到瀛州軍人占領這個城市後,都會幫助他們保護這部分財產。
瀛州商人都有一個專用的標識符號,一個金色的貝殼,代表的是金錢,多是刻在牌匾以及馬車上,凡是帶著這個符號的商號或者商隊都受到瀛州軍的保護。
這是王緒聯合糜家等各大商家推行出來的方法,誌在引誘其他諸侯治下的人員不斷進入瀛州治下經商。當然從事商業必須收稅,而受軍隊保護就是收稅的托辭之一。
王三在下蔡有一家布匹店,不過現在他正帶著他的手下駕車向著汝南方向前進,王三隻是一名小商人,商號人員撤離這種事情隻能親力親為。
然而當王三離開下蔡沒多久,一群騎兵從官道上呼嘯而過,直接攻入了下蔡,王三叫手下停了下來。瀛州軍一向戰無不克,不僅給他們的敵人留下了這個映象,也深深地刻入了瀛州治下的民眾心裏。
王三猶豫了,既然瀛州軍已經來了,那下蔡應該算穩定了,不如直接返回開業,畢竟停業一天都會虧損不少。
“兄弟們,跑快點!跟上去搶點肉吃!”
就在這時候,一聲暴喝從剛才騎兵來的方向傳來,不多會兒一群身穿深藍色服裝的人跑步向著下蔡方向。隻見他們都是統一服飾,隻是領頭的在袖口以及衣領處多了一些花紋。這些人大部分都身背環首刀和圓木盾,但也有十幾人背著弓箭,然後帶一柄短劍。
雖然是跑步前進,但這群人隊形依舊嚴密,就連跑步聲都比較統一,看來也是經過了嚴格訓練的,很像是士兵,隻是沒有披甲。
很快這群人就從王三等人身邊跑過,經過時,王三感覺到一股壓力撲麵而來,當然肯定沒有剛才那群騎兵那麼強烈。後來領頭之人看到王三馬車上的金色貝殼對王三笑了笑,才讓王三鬆了口氣。
等著群人跑遠後,王三招呼手下調轉馬車:“我們回下蔡。”
“掌櫃,下蔡可是在打仗啊。”那幾個手下滿臉疑惑地看著王三。
“戰鬥怕是差不多結束了,看見剛才跑過去那百多號人了嗎?”王三不等手下反應,直接親自動手拉著馬調換方向,邊弄邊解釋,“那是瀛州治下的城衛軍,連城衛軍都過去了,那代表這城已經被占領了。”
一名手下望著下蔡方向,有些質疑:“剛才那是軍隊,怎麼不披甲?”
“準確來說算不上軍隊,他們都不上前線戰鬥,除非有人進攻瀛州治下,他們才負責防守。平時也就在城裏巡邏,負責治安,還負責軍屯的種植,再就是守衛城牆城門,不過他們守衛城牆的時候會披甲。”王三在瀛州治下做生意,東奔西跑,出城入城怎麼都得跟城衛軍打交道,算是對此比較熟悉了。
“難怪了。”
“不負責打仗,看著都比下蔡那些個兵強多了,瀛州果然是強。”
“掌櫃知道得可真多……”
夥計們讚讚稱奇,也幫著把馬牽著向下蔡走去。
陳到領著城衛軍來到下蔡時,卻發現張遼已經帶著十幾名親兵站在城門口等著了。
“沒想到還是來晚了。”見到這場麵,陳到也清楚沒什麼湯水可撈了,他領隊跑到張遼麵前兩米左右的地方停住吩咐道:“所有人立定,敬禮!”
“嘩……”
兩百名城衛軍整齊化一,右手握拳捶打在左胸上,整個小臂都貼在身上。
張遼看到這群城衛軍的動作,眼神露出一絲欣賞,城衛軍也有強有弱,陳到領的這兩百人絕對訓練到位,若是給實戰機會怕也是不弱。
“回禮!”張遼領著親兵用同樣的禮節回了個禮。
這是瀛州軍推行的軍禮,看起來十分的有力量感,軍隊的爺們兒都很喜歡。
“這下蔡的守軍可是極弱,叔到不必遺憾,以後會有機會的。現在下蔡的城防就交給你了,縣令我讓人壓在縣衙裏了,還有一千三百多名守軍,也留在軍營裏看管著,你看著辦吧。”因為負責同一個進攻方向,張遼和陳到早就互相認識,也互通了表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