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王緒這方正在消化新得地盤時,曹操卻已經和洛陽那麵有了接觸。最開始曹操是直接派遣曹洪去洛陽迎接獻帝,隻是董承、楊奉等人那裏肯讓,直接領兵阻擋,無奈之下曹洪隻得領兵離開。
不過內部矛盾永遠是最大的隱患,到達洛陽後,原本齊心合力把獻帝迎出來的楊奉、韓暹、董承等人,又出現了以前樊稠、李傕、郭汜等人的問題,互相猜忌不和。
如果說獻帝甘心當一個傀儡,或許事情還好,但是獻帝總有自己的野心,他發現楊奉等人不和後又開始了蠢蠢欲動。
議郎董昭,原本是袁紹手下,但是受到小人讒言,於是憤而離開,歸屬了張揚。張揚迎獻帝後,董昭就被拜為議郎。
董昭和獻帝接觸並不多,但是他感覺出了獻帝心思。在董昭眼裏一直認為曹操乃是當世英雄,覺得他才能拯救漢室,於是董昭準備把這個想法透露給獻帝。
“陛下!”董昭本就是張揚謀士,所以瞞過一些耳目見到獻帝還是可以的。
獻帝很奇怪為什麼董昭會來找自己,不過他還是接見了董昭:“董議郎有何事?”
“陛下回歸洛陽,然楊奉、韓暹、董承等人卻自恃有功,傲慢無禮,禍亂朝政,陛下應該加以懲戒啊。”董昭說得痛心疾首,感覺他是大漢的頭號忠臣。
“楊奉等人握有軍權,朕又能如何?”獻帝也是一聲歎息,自從登基以來,他就從來沒有掌握過權利。
“兗州牧曹操,乃是曹嵩之子,漢室忠良,此時占據兗州,兵糧充足,若是能讓他領兵入朝製衡楊奉等人,則陛下便可親主朝政,則大漢中興有望。臣雖不才,然願為陛下效力,聯絡曹操。”董昭給獻帝畫了一個大餅,看起來十分的美味。
“既然如此,便有勞董議郎了。”獻帝也是無奈中尋找救命稻草,聽到董昭的提議後也隻能姑且相信,並且讓董昭出去謀劃。
董昭有了獻帝支持後,便有了更好的手段,雖然獻帝隻是傀儡,但他畢竟有些時候也能做一些小事。董昭本想聯係曹操,但是他手上沒什麼力量,於是他幹脆假冒曹操筆跡,書信給楊奉,說可以和楊奉結盟,
楊奉雖然是洛陽這幾路諸侯中軍隊最強的,但也因為如此,韓暹、董承等人直接聯合起來共抗楊奉,使得楊奉孤立無援十分的難過。
董昭看出了楊奉的尷尬,所以才假冒曹操寫信給楊奉。信中說,曹操可以為楊奉的援助,既然楊奉手上有兵,那曹操就可以出糧,兩人互通有無。
楊奉得信後大喜,立馬上表曹操為鎮東將軍,襲父爵費亭侯。獻帝早就得了董昭的提示,根本沒有阻攔,直接批複了楊奉的表章,下旨給曹操。
去兗州宣旨的人員中,獻帝安插了自己的人,見到曹操後把董昭的一係列謀劃告訴了曹操。曹操得知後大喜,本來還在苦惱如何迎獻帝,卻沒想到董昭直接送來如此大禮。
當然這還沒有完,畢竟曹操還沒有拿到領兵入朝的機會。不過這個機會很快就來了,卻跟董昭的謀劃無關。
董承原本是和韓暹、張揚等人聯合,隻是董承後來卻和這兩人出現了矛盾。於是董承也想找外援,同樣的他也找到了曹操。
於是董承暗中召曹操入朝,以製韓暹等人。八月,曹操帶兵入洛陽朝見獻帝,奏韓暹、張楊之罪。
如此一來,曹操成功領兵進了洛陽,獻帝初時也十分樂意見到,挾持他的幾方諸侯互相製約,這段時間反而讓獻帝有些如魚得水之感。
當然獻帝並不知道曹操才是真正的虎狼,再加上董昭其實真正屬意的是曹操,憑借著之前和獻帝的良好關係,曹操和董昭聯合。
韓暹無奈之下隻得逃奔楊奉,獻帝因韓暹等護送之功,詔令赦免。經過董昭的建議,獻帝遂以曹操領司隸校尉、錄尚書事、假節鉞。曹操以護駕之功奏封衛將軍董承等十三人為列侯,以罪殺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等三人,初執朝政。
執掌朝政後曹操還不滿足,畢竟洛陽四周還是有大敵環繞,對於曹操來說並不安全,他想遷都到自己的地盤上。
曆史上曹操是屬意許昌的,但是現在王緒占據汝南,距離許昌十分近,這對曹操來說十分不安全。於是一個安全的新都就成了曹操考慮的目標,隻可惜現在曹操占據地盤太少,很難選出好的地方。
召集手下思來想去,最後曹操認為,因獻帝久經顛沛流離,形勢初定,若自己再次遷都恐遭人非議,為此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