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也明確,他都捐了這麼多,啟王若是敢少太多,必然會有流言蜚語說他小氣。
啟王一張老臉又成了調色盤,才發現自己被沈丞相坑了。
他手裏那麼多兵,雲昭國庫窮得要死,不說將兵都養好了,可自己的私兵肯定不能怠慢。
加上錢袋子蕭家出事兒,其他的錢袋子還沒培養到那麼信任,前段時間又被太後坑了一百多萬兩,啟王府的資金早已經捉襟見肘。
不管是一萬多石糧食,還是一百箱藥材,換算成銀子都是一筆不小的數字。
啟王府已經無力承擔。
啟王呐呐的不知說什麼好,隻得先讓手下頂著,他得好好想一想:皇上,微臣家業不如沈大人,還得先琢磨琢磨,微臣必然要捐的,替皇上分憂。
沈丞相嗤笑一聲:堂堂王府,家業不如微臣?啟王,你在說笑嗎?
啟王怒目:沈大人,請慎言,之前國庫無銀,欠了不少軍餉,現在還沒發下去,可那麼多人要吃飯的,微臣替皇上分憂,自己拿銀子填補了一些窟窿,皇上不也是知道的?
皇帝眼神一沉,確實有這麼回事兒,以前的他單純感激啟王的幫襯,現在才明白其中的彎彎繞繞。
看著啟王的正義凜然,皇帝忍不住說道:這麼說,啟王,朕的軍隊都不缺軍餉吧,真是太感謝啟王的慷慨了,雲昭這幾年確實難啊!
好不容易有一些銀子,又發生了這樣的事,軍餉的事就暫時延後吧!
朕感激啟王的分擔。
啟王整個人猶如人形雕塑,他都還盼著上的折子被皇帝批複,趕緊撥一些銀子救急呢!
這麼一說,撥款的事情豈不是遙遙無期了?
沈丞相笑了,和皇帝一起將啟王忽略了,看著文武百官捐贈。
有人捐糧食,也有人捐藥材,沒有的就隻能捐銀子了,有沈丞相帶頭,這一層皮刮得特別舒爽。
很快,太醫署傳來確定的好消息,那藥方是真的有用。
然而,藥材也隨之又暴漲了一波,高得嚇人,市場上還沒有。
有銀子也買不到。
這時候,幾乎都捂著,沒人出手。
稍微有一點,就會被消息靈通的商戶管家給買走。
而啟王最終沒有辦法,隻得拿庫房裏值錢的東西捐贈。
與此同時,不僅僅是皇帝,文武百官也沒有放過呆在家裏的薑太師。
身為三大輔臣,必然要捐啊,按照太後的說法,這不是還有輔臣的頭銜?
既然還是輔臣,就得為皇上分憂,豈能一毛不拔?
除非,自願卸下輔臣和太師的身份,一介白身,自然就不用參與朝廷之事。
沒想到人在家中坐,也沒躲得過,薑太師氣得鼻子都歪了。
偏偏沈丞相捐了那麼多,啟王用寶貝抵銀子也不少,他捐一點,太後肯定不放過他。
左思右想,薑太師趁著太後沒有在現場,用一座四進的宅子抵押。
柳芸發現問題,立刻讓管理戶籍的官員過去現場辦公,將紅契直接換了主人。
然後,為了惡心薑太師,還安排了最新的時疫者住了進去。
薑太師眼前一黑,氣得出氣多,進氣少。
。您提供大神妃璽的穿成太後隻想鹹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