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支書看著一桌子好菜,連連擺手,“小楊,快別炒菜了?太多了,都吃不完。”
他是嚇的,全是好菜。這孩子也太實誠。楊清還給兩人準備了一瓶普通白酒,去隔壁借來酒杯洗幹淨,再用開水燙一燙。
“老支書,好不容易來一次,我做點好菜沒啥。還有一個湯,等下。”
鍋裏還有最後一個菜:瘦肉粉絲湯。
吃完午飯,老支書好奇的問,“小楊,我沒有記錯的話,你家就是燕京的,你怎麼帶著盼盼在外麵租房住?”
楊清笑笑,“老支書,我家兄弟姐妹多,家裏的房子又隻有那麼幾間,下鄉那些年,家裏多了不少孩子,哪裏還住的下我們母女。
加上我要上學,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間房。”
閨女盼盼的戶口隨著她回城,也落下來了。
原主手中有錢,但一直攢著,楊清已經想好了,買房子。即便在市中心買不了,在城市的邊緣地帶,也要買一處宅院。
最好把另外三個孩子的戶口也落下。
老支書還帶著戶口遷移證明,各種的都有。
就是為萬一做準備。
“哦,也是,那你一個人帶幾個孩子沒有問題吧?”
老支書擔憂的再問。
“沒事,以後的日子苦是苦些,但也不是過不去,那三年最苦的時候,都能捱過去。現在也一樣能。”
“是,有這個決心就好。唉,隻怪我們沒得用,照顧不了三個孩子。”
說到這個老支書就覺得有些不好意思。
“老支書,不用村裏照顧。之前我不知道家裏發生的事,現在知道了就不會把三個丟給隊裏照顧。老龐家還有我這個長輩,又不是沒有了親人。”
“是是是,你是個好的。之前峰小子(楊清亡夫)沒有看錯人……”
聊了許久,楊清帶著孩子們出去,一直走到胡同口,送老支書與陳會計。
等到他們的背影徹底看不見,才帶著孩子們回轉。走了兩戶人家,發現胡同口第三家門口幾人在說賣房買房的事情。
楊清站在邊上聽著,幾人的議論:
“敗家子,老古兩口子一去,遇到他們家這個敗家子,以後怎麼了得喲!”
“老胡,你瞎操什麼心,老古的這個院子,是上麵退回來的,人家還有兩處院子。地段也好,賣一處咋了?”
“是,也不是一個大院,就是以前的一個小跨院,以前是老古他早就死了的三哥的,也不是老古的。隻是後來老古家裏,隻剩下老古這一脈,才歸了他。”
“賣就賣唄,那房子糟踐成什麼樣了。要不是老古家那厲害的兒媳婦,還收不回來。”
“是,那小跨院說起來也不錯。就這麼賣了,看著是有些可惜。”
“可惜啥,我看小古兩口子不糊塗,賣了以後在他們住的附近換一處房子也很劃算。”
聽明白以後,楊清對天亮說,“天亮,你帶著弟弟妹妹們先回去,小嬸辦點事。”
龐天亮望一眼人群後的院門,再望一眼小嬸,點頭,“嗯,小嬸,不需要買房子的,很貴的。”
“小嬸就是問問價格,買得起就買,買不起也可以先租下來。去吧,帶著弟弟妹妹先回去。”
沒有承諾不買。
等孩子們走了,楊清扯扯身邊一位大媽的衣服。
穿著長袖薄褂子的大媽詫異的望著楊清,“姑娘,你幹嘛啊?”
“大媽,我問問,是不是就是身後的小跨院要賣?”
“是啊,姑娘你想買啊?”大媽上下打量一番,問道。
“問問,價格多少,裏麵的布局怎麼樣?”
“是個跨院,連我們住的大院子,以前有道月亮門,後來堵死了。你瞅瞅,跨院有單獨的院門可以進進出出。正房三間,東廂房兩間,西廂因為開了月亮門,隻有一間,沒有倒座。
但院子裏有口水井,早些年安裝了壓水的裝置,方便的很。”
大媽在這裏住了半輩子,對隔壁的小跨院了解的很。
“我能進去瞧瞧嗎?”
“能啊,怎麼不能。進去,進去,大媽我帶你進去瞧。”大媽熱情的拉著楊清進院子,邊上議論的一群人也望著楊清打量。
一群人調轉方向,也麵朝跨院內,都瞧著。
三步台階上去,跨進院子裏。楊清進院子就打量,院子裏的空地方應該有七十來平,還不小。看到了封堵的月亮門,還有西廂那一間屋子。
三間正房,大玻璃窗戶,中間的大門,堂屋貫穿隔壁兩間。
東廂兩間,也不小。
隻是屋子很破舊,院子裏埋汰的很。
西廂的那間單屋邊上還有廚房,是搭建的一間小屋。
靠東廂的那邊確實有口水井,上麵是安裝了壓水裝置的。
院子裏的石桌石凳,都非常的殘舊,灰色變成了黑色,漆黑,還能見到油光,絕對不是潑上的油。
屋內,空無一物,看來是清理過。昔日的火炕也早已拆掉。
屋子裏牆上髒兮兮的。
“姑娘,怎麼樣?有興趣嗎?”
“有興趣,隻是價格不便宜吧?”
“那是肯定的,肯定不便宜,雖然隻是個跨院,但好歹是個整院。”WwWx520xs.com
大媽說了價格,說了室內麵積。
西廂那邊原本是沒有房間的,如今的一間房,是解放前房主自己加蓋的。也就是大媽他們口中的老古的哥哥加蓋的。
楊清確實手上有些錢,之前丈夫的工資還有撫恤金,當初地方上的慰問金以及部隊戰友捐款。剛剛能買下這套房子,還能稍稍剩一點。
刷刷家裏的白牆,收拾收拾,置辦一些家夥什兒,估計能花的差不多。
十天以後,擠在一間屋子居住的一大四小搬新家。
“媽媽,這是咱家?”小丫頭蹦蹦跳跳的進到院子裏,看著院子裏的一切,都覺得新鮮。
“是,是咱家。”
。您提供大神傳山的快穿之鹹魚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