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警告!危險!
如果心裏把第一卷結局當做真正的結局,就不要往下了,快跑!
......
兜兜轉轉、磕磕絆絆,終於迎來了第一卷的完結(其實是切書...)。
這本書是非常遺憾的作品,它開局沒寫好,前期爽點不足,中期為了讓主角開辟多元成長道路,花了很大篇幅描寫一段郊外的冒險,節奏略顯拖遝。
導致原本應該圍繞嬉笑夢魘展開的許多事件被我砍了,比如眾生相的代表——倒黴的德拉科。他代表著普通人,在身邊莫名其妙發生一係列無法理解的事件後,如何去掙紮求存,直到災難降臨他都不清楚發生了什麼,隻知道要保護家人。
再比如往生女士和陰影先生,他們本應該占據更多的戲份,在決戰中起到關鍵的作用。結果砍了劇情後,讓他們看上去像個路人。
這讓我一度寫得崩潰,在主角初次學習黑霧魔法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切書的念頭,但心中的不舍,讓我硬著頭皮寫了下去,寫到第一卷完結。
在我的設想中,整本書總共分為五卷:嬉笑夢魘、死亡天使、時間領主、天之教眾、鍾聲。
第一卷嬉笑夢魘,是一個引子,中心思想是迷茫、渺小。
主角是渺小的,隻因在恰巧的時間住進了恰巧的旅館,故事便開始了。
我構想了一個反派的利益鏈:雅尼克家族想借嬉笑夢魘的力量擺脫法利克特家族的奴役,卻不料落入圈套,成了法利克特的祭品;卡裏普索家族想要借這場災難嫁禍給豐收女神,所以把歌劇節硬生生拖到秋收節那天;迷途者大法師打算從中作梗,趁嬉笑夢魘降生時偷取力量;時間領主介入,幫助嬉笑夢魘複蘇。
所以才有了大法師嘲諷夏笙時,說的那一句:“隻有嬉笑夢魘成功蘇醒,才符合這場遊戲參與者們的利益。”
夏笙的力量在這場遊戲裏太過微弱了,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一切都在幾個家族的計劃之中,但是他們沒有料到主角的穿越,這也讓之後的命運軌跡走向了不一樣的結局。
在第一卷的結尾我依然留下了很多伏筆,這是一開始就想好的,因為第二卷叫做“死亡天使”,她執掌著真理之匙。
嬉笑夢魘可以開啟深淵的大門,因為這一次深淵的入侵就是從每一個人的心底慢慢滋長,最後把現實世界變成惡魔的國度。
而死亡天使則掌管著真理、真相,夏笙到底是神明還是人類?小白的身世?往生女士為什麼能吸引小白的注意?死亡天使的目的是什麼?豐收女神為什麼棄豐收教派於不顧?精神世界裏的另一個夏笙(縫合怪)到底幹了什麼......等等等等,都會在第二卷慢慢揭曉。
之後的故事,可以預見的是指引教會和豐收信仰的矛盾衝突會被搬上台麵,夏笙=神之使徒一事也在慢慢傳開(艾連特羅斯為了綁住夏笙而下的套),今後他將麵臨更大的威脅。
狩獵者工會這一條線,會成為第二卷裏夏笙的主舞台。狩獵者工會的目標正是死亡天使,夏笙會隨著任務慢慢成長,同時也在追尋死亡天使的蹤跡。
於此同時,鄰國的“天空教會”趁虛而入,在費索王國大肆傳教,甚至把手伸進王室。
一場戰爭即將初露矛頭。
所以,在第二卷會是一個雙線敘事,死亡天使為主線(夏笙、奧爾維納、小白、往生女士),宗教衝突作為背景線,攪渾全國上下(沃爾佩爾、凱瑟琳夫人、縫合怪)。
而兩條線的交叉點,正是主角夏笙,當他尋找到死亡天使,為了阻止他窺探真理的人便會伺機而動。豐收信仰把他當做眼中釘,指引教會依舊鼓吹著他的神跡,就這樣,夏笙成了宗教爭端的矛頭,為接下來的旅程帶來不少變數。
可以劇透的部分是,豐收女神其實想要豐收信仰徹底被毀滅,理由很簡單,因為豐收信仰背後的神,根本就不是豐收女神。
豐收信仰,是由死亡天使從兩千年前的大戰結束後,便開始有預謀的規劃並一手創立的。
豐收女神和死亡天使曾經是一體的,隻是在萬年之前,祂成為第一個隕落的神明。祂的屍體被兩個人類分食,她們一個獲得了精靈的祝福,抗住了瘋狂的知識,化身成豐收女神;而另一個則沒有那麼幸運,她的肉體不出所料地開始潰爛,隻是在死亡之際,深淵為她開出了一道口子。
這裏就得提到一個可能所有人都不會注意到的伏筆,在第五十六章自己的“信杯”開頭,有一段夏笙與琥珀產生共鳴,看到了琥珀內那隻昆蟲的記憶。
“它隻看了一眼,震中的方向裂開一道縫隙,一隻巨大無比的黑爪從地裂裏伸出來,攀在大地的邊緣。”
這句話正是描寫惡魔從大地深處爬出來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