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李治:不過了,家底亮出來!(2 / 2)

北海唐氏,漢時分齊郡置郡,治所在營陵(今山東昌樂東南),山東北海郡、山東魯國郡等地分布較廣,為唐氏的重要郡望。

最後一個就牛逼了,是曲阜孔氏。

孔氏家族的族譜是中國曆史上延續時間最長、包羅內容最豐富、譜係最完整的族譜。這個就不再多說了,除了孔氏自身博學之外,還有曆代統治階級的需要,孔聖人就是曆朝曆代的標杆。WwWx520xs.com

關隴隻是門閥,隻是大豪門大氏族,或者說是一個個的大家族,但山東豪門就不一樣了,他們可是實打實的士族!

士族力量,在隋唐以前,一直是曆史上繞不開的一個話題。因為他們實在是太強大了,從漢朝開始,一直到唐朝,士族集團的力量,始終充斥在權力的第一線。

漢朝時期著名的士族有四世三公的袁家,楊家,其代表人物就是袁安、楊敞。他們家族世代有多人位至三公,掌握著漢朝選拔官吏的脈門。

三國時期,曹操一直想搞定士族。所以棄用察舉製,改用唯才是舉的方式。不過主觀性太強,沒有形成製度。曹丕一上台就以九品中正製取代了唯才是舉,向士族集團低頭。晉朝完全沿襲了曹魏的九品中正製,因此依舊是士族集團做大的局麵。尤其是東晉南渡時期,王家、謝家、桓家等各大士族的實力,完全碾壓皇權。

所以到了隋朝,就算隋文帝結束了南北混戰的局麵,士族集團依舊是不可忽略的力量。楊家本身也是著名的弘農楊氏。

隋煬帝時期,為了遏製士族力量的發展,采取了科舉製度選拔官吏。將選官的權力奪走以後,士族力量逐漸衰敗,但依舊會出現士族瞧不上皇族的現象。

這也是為什麼隋朝以後的科考,基本中榜的都是五姓七望的人,而不是山東士族的根本原因,因為人家看不上,人家壓根就不像當官,但凡想當官了,一步入士!

“本王想到了一個人。”

李治指了指殿外的偏殿,桌子旁正在讀孝經的薛元超,“老薛是河東薛家的人,早年以門蔭入仕,本王讓他就任太子舍人的時候,他和本王說過一句話:吾不才,雖然富貴過人,然平生有三大恨,一是未能進士及第,二是未娶五姓女,三是不能修國史。”

薛元超?

秦長青愣愣神,這不是李治朝最牛逼的宰相嗎?

連他都有這樣的遺憾,可見士族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

一時間,秦長青也頭大了,他之所以不想動山東豪門,就是因為牽扯到了孔家!

他可是孔門的大老二,難道要舉起屠刀,去砍殺孔聖人的玄孫太玄孫嗎?

隨即,就聽見李治歎了一口氣,看向杜誌靜,“誌靜,召許敬宗、武瞾前來東宮!再去通知兕子,讓她備一桌酒菜,就說稚奴哥哥想她了,想和她暢飲!”

秦長青疑惑的看著李治:至於嗎?就這點小事兒,家底就全都抖出來了?

,

,

。您提供大神秦長青李煥兒穿越唐朝的秦長青李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