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這才叫文玩(2 / 2)

文房四寶盡管創始很早,但一直發展到唐宋時代,即傳統書畫藝術趨向成熟完善和文人士大夫集團形成以後,它們才真正找到並且實現自己應有的地位和價值,成為文人學士乃至帝王官宦書齋案頭不可或缺的器用。文玩的一大特點是小巧。

作為書桌案幾之玩用,一般大不盈尺,小不足寸,既可供設於案上,又可把玩於掌中,可遠觀,亦可近取。特別是有些賞玩擺件,往往是大塊的濃縮,大件的縮小,小中見大,芥納須彌,古玩界又有“小器大樣”之說。現代意義上的文玩可以通俗的理解為帶有傳統文化氣息的賞玩件或手把件。

“兄弟啊,你搞出來一樣東西,要看受眾群體的,要看接受麵的。最重要的,你要弄出點傳說和價值的。順帶著,還要講,收藏就是彰顯收藏者的修養與氣質。”

秦長青頓了頓,“你們現在搞得叫做宮廷把件,但是呢,還有蕪雜!雜件其實也很掙錢的。”

“什麼是蕪雜?”竇師安立刻讓人準備了筆墨紙硯,秦長青一邊說他一邊做記錄。

蕪雜,古玩界常常將之歸類於雜項、雜件。

第一種是器型雜,即便從每項獨立的文玩來說,其器型之紛繁亦可謂千變萬化,典型如水注(硯滴),其品種何啻千數;第二種是用途雜,分工往往很細微瑣碎,各自為營互不相幹,而且各件各樣,少見重複;第三種是材質雜,舉凡瓷、玉、竹、木、牙、銅、石、漆、料、瑪瑙、紫砂、水晶等,無所不用,最具代表性的是那些便於文人學士親自操觚奏刀的竹、木、牙、石之類,而且其久經撫玩會產生滋潤瑩厚的包漿,時間愈久愈發可愛。

材質最為廣見的陶瓷,其可塑性最強,幾乎可以仿製其他所有材質的肌理質感,這在清乾隆年間運用最為淋漓盡致,所謂“錢金、鏤銀、琢玉、髹漆、螺甸、竹木、匏蠡諸作,無不以陶為之”。

“除了蕪雜,你還要高一些石頭,也就是咱們現在用的印章。石頭的種類很多,行情一直是穩中透堅。田黃石、雞血石……等等等等,你搞就完了。文玩的所有物品裏麵,大都兼備實用和觀賞的功能,唯有古代賞石一項獨具賞玩之功。想什麼核桃了,手串了……你就整……肯定能大賺一筆。”

一番話下來,說的竇師安豁然開朗,頓時就感覺自己找到了全新的人生方向。

“姐夫,不用你賠錢了!”竇師安對著秦長青一拱手,“我決定了,要把文玩這件事發揚光大。既然說起來石頭,我倒是想到一件事……”

竇師安壓低了聲音,“我又一次去嶺南,發現那裏的玉石比較多,但不切開誰也不知道裏麵到底怎麼樣。我就搞個類似於彩票的東西,叫他賭石,你看如何?”

,

,

。您提供大神秦長青李煥兒穿越唐朝的秦長青李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