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文武百官裏麵,和秦長青有過節的很多。
各大世家之中,和秦長青有仇的更多,範陽盧家首當其衝。
盧家和元家的情況差不多,一個是被挖了祖墳,一個是給遊騎衛掏廁所。
雖然說,最後秦侯爺“大仁大義”,本著“以德服人”的理念,放了那兩個可憐人,可問題是當事人不計較這件事了,盧家的其餘人依舊記恨這件事。
中原古代的監察製度源遠流長,主要有禦史製度和諫官製度構成,其中禦史製度是其主幹內容。禦史製度發源於秦漢,定型於隋唐,完善於明清,影響至現代。
李世民時期,十分重視官吏的清廉:曾命房玄齡裁並冗員,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吏治;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並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延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一時政治清明。
在唐太宗統治下的中國,皇帝率先垂範,官員一心為公,官吏各安本分,濫用職權和貪汙瀆職的現象大大下降;尤為可貴的是,唐太宗並沒有用殘酷的刑罰來遏製貪腐,而是以身示範並製定完善的監察製度來預防貪腐。WwWx520xs.com
禦史台發展出殿院、台院、察院。禦史台長官禦史大夫,其職責主要是“掌以刑法典章糾正百官之罪惡”。台院設侍禦史6人,職掌是糾舉百察,推鞫獄訟、入閣承詔、推薦、彈劾等事。
具體職能為:一曰奏彈,二曰三司,三曰西推,四曰東推,五曰贓贖,六曰理匭。
殿院設殿中侍禦史9人,其監察對象主要是殿廷之內百官的活動,以維護朝廷禮儀秩序。察院設監察禦史15人,職掌是分察百官,巡按州縣。
範陽盧俊義,在唐初的時候,被授為南康州都督府長史。因為自身的能力問題,一步步飆升,成為了一名設侍禦史,簡單說,就是糾察百官的二把手。
秦長青殺害長孫衝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禦史言官們自然也是聽到了風聲,但是呢,很多人都知道,這裏麵的水很深,一般人都把握不住,所以他們都選擇觀望,但凡秦長青勢微的時候,在落井下石。很還有一部分人,根本就不想參與其中。
唯獨範陽盧俊義,對這件事高度重視,沒辦法,他們盧家的臉麵,就是被秦長青的《長青詩集》給拍在地上,狠狠摩擦的。以至於,某位盧家的人給遊騎衛洗了好幾年的臭腳臭襪子,外加掏了幾年的廁所。
盧俊義這個人是睚眥必報的主兒,怎麼能眼看著秦長青的權利越來越大,怎麼能看著他混的這麼風生水起?
現在也是屬於老天爺看眼,不知道那個神仙姐姐替他們盧家出的這口惡氣。
立刻組織人手,每一個字每一句話都斟酌思量之後,這才將彈劾秦長青的奏疏,送去了朝堂。你以為這就完事兒了?盧俊義為了讓秦長青顏麵草地,還帶著那些血氣方剛,和秦長青的禦史們,全都去了刑部。
在盧俊義看來,不管長孫衝是不是秦長青殺的,最起碼是刑部掌握了證據,否則也不會把當朝的平西侯爺押到刑部受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