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陛下可記得牛夫人?(2 / 2)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通商。臣之所以同意金川四鎮和赤峰郡通商開阜,是因為這幾個地方後麵都是大唐軍事重鎮,有後援做保障。通商之後,吐蕃大唐邊境南北各有商業區,南麵是大草原,可以置換牛羊,北麵臨近吐蕃紅宮,有有墨脫、波窩、沃窩三鎮作為中轉,很容易就能達成金川四鎮和匹播城、邏些城的貿易,這五座城就是吐蕃貴族的聚集地。”

“吐蕃人向往大唐,他們喜歡的就是大唐的綾羅綢緞、大唐的瓷器、大唐的紙……那就給他們。用不值錢的東西換取他們手裏的財富,南北同時進行,不出五年,他們將沒有置辦兵器、糧草、軍械的錢財。國家不僅會一直窮下去,辯機在努努力,更是會民怨四起。”

“大唐新軍已經接到晉王殿下和兵部的調令,出了玉門關前往商彌都護府,幫助大小勃律攻打象雄國。那裏的地形地貌和吐蕃境內相同,或者說海拔比吐蕃更高,環境更惡劣。新軍在那地方能生存兩年,適應了高原環境之後,老帶新繼續訓練兩萬人左右。五年之後,哪怕是吐蕃國內不發生內亂,大唐四萬精銳,足以蕩平吐蕃,生擒鬆讚幹布!”

“陛下,您在琢磨琢磨羊毛的生意,這些都是異曲同工。”

秦長青對著李世民一躬身,“陛下,將來要給吐蕃滅國,最危險的不是別人,是臣!

萬一鈺萱公主一個想不開,趁機幹掉臣怎麼辦?這難道不是犧牲臣一人,成全整個國家嗎?這難道不是臣不懼生死、舍生取義嗎?臣對大唐的忠心天地可鑒!”

“正所謂,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正道在人間。生命誠可貴,犧牲價更高,在拋頭顱灑熱血這條道路上,臣一直都走在最前麵!”

“臣現在就想即興賦詩一首,”秦長青一副大義淩然,結婚就是赴死的模樣,“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後死諸君多努力,捷報飛來當紙錢。”

李世民懵逼了,李治也懵逼了,就連杜正倫父子也是一臉懵逼:這是有多不要臉,才會把納妾說的這麼清新脫俗?

但是,你能反駁嗎?

當然不能了,秦長青說的有理有據,根本不給你反駁的機會和借口。不僅不能反駁,你還要誇他,誇他為大唐百姓,為江山社稷肝腦塗地。

所以說,侯爺不可怕,就怕侯爺有文化。

“如此說來,朕錯怪你了?”

“那肯定的……不是,是陛下高瞻遠矚,早就看透了一切,但臣大局觀念不行,還要不斷的磨煉,還要多多向陛下學習!臣不行,臣就是個小菜鳥,陛下才是巔峰王者!”

老李很滿意,“來人,給朕的賢婿賜座,準備酸菜火鍋,朕要和賢婿好好的喝上一口,並為賢婿賜婚!”

,

,

。您提供大神秦長青李煥兒穿越唐朝的秦長青李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