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可是作弊。”
“師叔祖,您就幫我分析分析,不算作弊的。”文士一笑。
秦侯爺看了一眼,上麵寫著:頭戴雉雞毛,身穿紫綠袍,一朝遇著鐵將軍,脫下舊袍換新袍。
“這個是打一物。給你點兒提示吧,是一種植物,咱們平時都吃的到,貞觀超市也有的賣!”
秦侯爺說完,文士愣了一下,但很快,文士笑了,對著秦侯爺一躬身,“謝師叔祖,晚輩想到答案了。”
“嗯”秦侯爺點點,看向眾人,“諸位,猜燈謎這種事,不能死讀書,從這三題就看得出來,不是什麼傳統燈謎,要稍微深入的分析一下。而且還都是咱們平時身邊的事物,祝各位好運。”
秦侯爺和燁張狂上了畫舫,在座位上坐好。
因為有認識秦侯爺的,自然十分拘謹。不為其他,麵對大唐第一才子,多少都會讓人覺得自己有些黯然失色,秦侯爺威名不是杜撰出來的,而是實打實的打出來的。
要知道,當初那些汙蔑秦侯爺抄襲的人,足足給遊騎衛清洗了五六年的廁所。
一首雲想衣裳花想容,更是把秦侯爺推向了一個不同的新高度,簡單說,在詩詞歌賦方麵,秦侯爺的成就和造詣,早就到了超凡入聖的地步。
這時候,一個麵帶紅色絲巾的女人,緩緩走了出來。喵喵尒説
雖然看不清臉,但光那一雙眼睛,和傲人的身姿,就給人一種氣質非凡超凡脫俗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唐朝官妓的服侍,都必須要遵循薄、透、露這三點要素。
每個朝代的審美是不一樣的,漢朝的時候喜歡讓女人露出胳膊,其餘的地方遮擋的嚴嚴實實的,到了三國時代,受到曹老板的影響,很多人就開始喜歡少婦了,認為隻有少婦,才能將女人的魅力,最大限度的展現出來。
經曆了南北朝之後,文化大融合,唐朝人的審美,就又發生了不一樣的變化,可以說是講全部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胸部,甚至直接露出了半個“大饅頭”。
具體的可以參考滿城盡帶黃金甲,和範豪門演的武媚娘傳奇,這兩部劇就在服飾上最大程度的還原了唐朝的服飾。這兩部劇雖然做到了露,但和曆史記載出現偏差的就是沒有做到薄和透,當然了,真做到了也不能過審對吧。
而唐朝的文人,也是曆史以來最風騷的,當然你別說兩晉,兩晉那不是騷是無恥。
看看唐朝文人的流行小詩,“粉胸半掩疑晴雪,醉眼斜回小樣刀”、“漆點雙眸鬢繞蟬,長留白雪占胸前”等等,都是對女性這種裝束進行細致的描述。
再加上某個姓秦的狗逼,帶領一個憨憨改進了紡織技術,讓薄紗更加清涼透爽。
有一首詞,誰也的忘了,有一句叫好好年十三,始以善歌來樂籍,說的就是一旦加入了這個教坊司,就有了新的籍貫。
教坊內的女子從事的是一項青春類型的職業,一旦到了一定的年紀,就需要為自己的下半生考慮了。
教坊司的女子往往來自犯過大罪的家庭,當家裏的其他人員進入大牢,或者被處死之後,剩下的妻女會被送到這個地方,有的是在戰場上失敗者的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