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叔叔,沒有萬一,令武的選擇是對的。
我可以很確定的告訴你,未來的皇帝是李治。
這敗家玩意兒年號幾年一變我就記住了永徽和顯慶,死後廟號是高宗。
他的功績甚至超越了咱們的天可汗。
我,來自兩千年後,我的家鄉也在這片土地上,他的名字叫中國!”
“我懂了,長青啊,我懂了,怪不得你每次都能抓住契機,原來是這樣,原來是這樣……老夫,死而無憾了,到了下麵,我要和秀寧好好的說說你的功績!”
一支煙抽掉之後,柴紹大笑三聲,與世長辭。
柴府上下披麻戴孝,李世民連續下了三道聖旨,將柴紹追贈荊州都督,諡號為襄。
滿朝文武,雖然都有了柴紹逝世的心理準備,但當柴紹病逝之後,依舊是感覺氣氛低迷。
孔穎達奉命親自撰寫祭文,其中寫道:
殷嶠、劉政會、柴嗣昌並在太原,首預舉義,從微至著,善始令終。
帝王之將興,其威靈氣焰有以動物悟人者,故士有一概,皆填然躍而附之,若榱椽梁柱以成大室,又負偃植,各安所施而無遺材,諸將之謂邪。然皆能禮法自完,賢矣哉!
姐夫逝世,李世民心如刀割。
柴紹也是追隨李世民打天下的猛將,初仕隋朝,起家左千牛備身,保護元德太子,迎娶唐國公李淵之女平陽公主。
晉陽起兵後,領馬軍總管,冊封右光祿大夫、臨汾郡公。武德初年,拜左翊衛大將軍。跟從秦王李世民平定四方,屢立功勳,進封霍國公。
貞觀初年,拜右衛大將軍,屢次大破突厥,遷左衛大將軍、華州刺史。參與定襄會戰,從滅東突厥,遷鎮軍大將軍、右驍衛大將軍,還參與了平定梁師都的決戰。
無非就是因為當年被人說成是拋妻棄子,最後汙點大於功績罷了。
作為李世民的親信,不盡任京城防務的大將軍,還是東宮衛隊龍武衛的大將軍,手裏也掌兵權,可見李世民對他的器重。
李世民下旨,朝會暫停五天,群臣一起去柴紹府上吊唁。
天蒙蒙亮的時候,就飄起來一層小雪。
滿朝文武五品以上官員,全部到齊,就連周圍受過柴府恩惠的胡商和莊戶們,也聚到了朱雀大街,將朱雀大街圍的水泄不通。
原本是要按照國公的規格料理後世,可柴紹臨終之前有遺願,采用軍禮殯葬,就葬在平陽公主李秀寧的一側。同時,柴超另外的遺願,兩個人的墓旁,留出一塊空地,將來安葬馬三寶。
當時馬三寶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險些掐死柴紹,但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看著將死的柴紹,馬三寶點頭答應了。
秦長青來到的時候,發現這裏已經被百姓和官員圍的水泄不通,好不容易到了門前,就聽見裏麵哭的撕心裂肺。
關隴集團、江南豪門,以及武勳世家,都派人前來吊唁。
李世民的深情悲傷,靜靜的跪坐在正堂。
見到了秦長青,臉色也沒有什麼轉好,反而更加悲傷。
秦侯爺拿起一炷香點燃,然後對著柴紹的棺槨深施一禮。
柴令武和夫人巴陵公主李德芳,上前行禮答謝。
當天夜裏,李世民親自為柴紹守靈,這讓柴紹死後也是風光無限。
,
,
。您提供大神秦長青李煥兒穿越唐朝的秦長青李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