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
又被稱作砲!
最早記載於春秋時期。
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呃殺敵利器。
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拋石機。
在《範蠡兵法》中有著關於炮的最早記載:"飛石重十二斤,為機發,行二千步。″
曹老板在官渡之戰中,之所以能打打贏,也不僅僅是燒了敵人的糧倉,更因為有大型機械霹靂車。
霹靂車,就是帶輪子的石砲!
在東晉的時候,拋石機械就被用於水上戰艦。
據說哈,小矮子的戰術就是和大唐李光弼學習的:石砲轟完步兵衝,步兵衝完石砲接著轟!
到了宋代,火藥成型之後,不知道是哪個人才,發現銅製的號炮裏麵,你塞點鐵砂、石塊,一炮打出去殺傷一大片。
於是,以火藥噴射的火炮初步成型。
宋朝的著名軍事著作《武經總要》裏麵,就有關於各種火藥彈的記載。並且,在那個時候,宋朝人在製造能爆炸的大火球的時候,已經懂得把裏麵的瓷片、鐵砂、石塊,用“金汁”浸泡一下了。不為別的,用“金汁”浸泡過得,隻要傷口見紅,快速腐爛發炎,那時候的醫學條件,也根本救不活。
值得一提的是,宋朝的時候已經出現了一次性的火銃,是用竹筒做成的。
嚴格意義上講,老李現在看到的一排銅炮,嚴格意義上來講,除了兩個個頭大的意外,其餘的都不能稱之為炮,而是銃!
銅銃,大概長三尺,膛外徑2.5寸,內徑不足一寸,整個銃身的重量大概三十五斤。
該銅銃屬前裝銃,有銃耳、尾紐、火門和瞄準裝置等組件。
這門銅銃銃膛空心,炮尾有撚孔,形製漂亮,炮身有精美雕刻花紋,規整大氣,打磨精細,鑄造精良。
在銃身上,還有支架,可以上下左右的調節角度,老李想想自己的火繩槍,在看看麵前的家夥,當時就激動了。
與此同時,兩個個頭較大的,長度卻隻有兩尺,膛內兩寸,重達四十斤,是純鐵澆築製成。
“這個是暫時給海船裝備的銅炮,因為國家禁止民間煉銅,工部分發來的較少,再加上澆注工藝暫時還不先進,隻造出來十二門銅銃。”
柱子開始詳細的給老李講解,“剩下這兩個就厲害了,這個叫虎蹲炮,威力可比銅銃大多了。但在澆築的時候,經常會出現蜂窩眼,所以暫時也不能量產,在沒有俺哥說的那個機械條件下,隻能是湊合著用。”
“那……”
老李的嘴角都笑成了菊花,“柱子,出去打一炮?”
“打一炮怎麼行?李老爺,您不能一副沒見過市麵的樣子。”
柱子抱起來一個虎尊炮,“虎子,拿起一個銅炮。翟默準備彈丸和火藥,咱們打炮去!
正巧水麵有結冰的地方,咱們也能讓李老爺見識到威力!
李老爺開始朝廷的大官,都別丟人,也別藏著掖著,咱以後有沒有研發經費,就是李老爺和皇帝一句話的事兒。
俺爹說了,杜相和閆立德大人摳的要死,但皇帝不摳門的。”
一聽李老爺能給批研究經費,墨匠們頓時也興高采烈,紛紛基情滿滿。WwWx520xs.com
打一炮是不可能打一炮的,老李玩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