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話的就是馬周了,秦長青也佩服馬周的思維,很快指出來要害。
李世民對科考十分上心,再加上秦長青現在封爵,又有軍功和部隊在手,五姓七望除了找朝臣彈劾,不敢對秦長青下黑手。
再加上,現在市麵上的書籍也流通的差不多了,是時候整頓一下朝廷的官場風氣了。
完善科舉,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也是需要摸著石頭過河,不斷改進,哪怕出現秦長青這個掛逼,生搬硬套,也不一定符合大唐的國情。
要知道,每一項重大政治措施發布之後,首先要符合國情,符合政治環境。
明清兩代,無論是政治環境,還是社會導向,都和大唐不一樣,因此,一年的時間真心有點短。
而眼下,老李似乎已經迫不及待的要對五姓七望下手,從根源上拔除這顆毒瘤。
“天下書院很多,可由書院學子、有才能的寒門庶族,參加鄉試。從鄉試開始,層層選拔。鄉試考試及格,進入縣級考試,在通過州級考試之後,彙集到京城,參加尚書省的考試。”
“所以,從鄉級別開始,最大程度的從私塾、書院招募,某些人想舉薦,那就舉薦好了,前提是通過考試,才能有機會做官。層層選拔之後……嘿嘿……”
秦長青得意一笑,“不管是寒門庶族,還是各大書院,都繞開了五姓七望,參加考試的也都是品學兼優的學子,陛下想做的事情,就成了一半。”
眾人紛紛點頭,這樣的辦法最穩妥,誰都不得罪。
開科考而已,也不是不讓你們五姓七望舉薦,但是不能像以前那樣,你舉薦就做官吧?那樣,對寒門庶族也十分不公平,就算是五姓七望,也隻能被動的接受。
經過了詳細的研究之後,最終確定了章程。
那就是從孔門學院開始,將課程分開:四書、五經、算學、法學等等單獨開出來一門課程,每天六節課,分別傳授不同的教育知識。
草擬好給各大書院的公文,將六月初一作為大唐重開科考的日子。
秦長青設宴,款待眾人,孔穎達喝大了,即興賦詩一首,還說他親爹終於可以含笑九泉了。
一群人商議著如何讓科考進行下去,秦某人心理想的卻是,如何讓各種練習冊,賣得更火爆。
要知道,上輩子讀書的時候,買的練習冊。比讀完九年義務教育花的錢都多。
於是,秦某人送走了眾人之後,立刻將書院的老師們全都召集到一起。
五經正義、算學、大唐律疏……
等等書籍往桌子上麵一擺,就堅持一個原則:出考題!
將書裏麵的典型題、複雜題全都拿出來,秦某人還不知廉恥的弄了十幾道二元一次方程。
至於補習班什麼的,秦某人壓根沒看上那點小錢。
歸根結底就是一句話:考題越難,練習冊就越值錢。
,
,
。您提供大神秦長青李煥兒穿越唐朝的秦長青李煥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