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艦載機群最終消失在了天際,數架剛剛從“隼鷹”號上起飛的零式戰鬥機在艦隊上空無助的盤旋,從他們的角度看這支代表著日本帝國海軍巔峰時代的艦隊,威武雄壯的氣勢猶存,卻平添了幾許沉重的沒落感。
漸漸升起的朝陽,似乎讓沉痛中的人們又看到了新的希望。
在超級戰列艦“大和”號的艦橋上,穿著潔白軍服的山本五十六已經一聲不吭地站了許久,這會兒他的高級參謀們倒是十分忙碌。盡管隨行的航空母艦一沉兩傷,但“隼鷹”號再加上兩艘艘祥鳳級輕型航空母艦——“瑞鳳”號和“翔鳳”號,此時都還可以正常作戰。隻要偵察機發現並及時報告美國艦隊的方位,聯合艦隊短時間內仍能夠派出數十架飛機前去攻擊。
就造價而言,昂貴的戰列艦無一受損,遭到攻擊的幾艘航母都是“便宜貨”,這本該讓日本將領們感到欣慰,然而在海軍航空兵的作用愈發重要的今天,一艘擁有完整戰鬥力的輕型航空母艦,其戰略價值卻甚過於那些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建造的大型戰列艦,時代的變革造正在早就新的海上霸主!
“司令官閣下,是否打破無線電靜默通知南雲艦隊?”一名幕僚低聲建議說。
“不,不必了!”山本迅速而堅決地回答說,“美國艦隊發動的空襲隻有如此規模,這說明突襲馬尼拉的航空部隊仍在途中,隻要我們能夠按照計劃截殺他們,這場仗也就贏了一大半!相比於帝國的太平洋戰略,區區幾艘戰艦是完全值得犧牲的!”
雖然眼神中仍有憂慮,幕僚還是鞠躬點頭:“是,我明白了!”
那支以航空母艦為主力的快速突擊艦隊能否在浩瀚的大洋上找到並截殺先前突襲馬尼拉的美國艦隊,沒有人可以拍胸脯保證,也許突擊艦隊此去便不複返——看似胸有成竹的作戰行動本質上卻依然是孤注一擲的豪賭,這看起來是由指揮官的個人運氣左右,但決策者長期以來所堅持的擴張主義以及民族文化所帶有的強烈侵略性,才是導致這一切的根本原因——甚至可以說,這個狂暴的民族每一次對外戰爭都會得到相同的結局,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不會改變!
在如今的聯合艦隊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官兵都是擁有常年航海經驗並且經曆了太平洋戰爭一係列作戰行動的老兵,由於防空機動而散亂的艦隊很快就恢複了隊形,“瑞穗”號已經沉沒,兩艘隨行驅逐艦正在忙碌地打撈幸存者,“飛鷹”號的甲板大火已經得到了控製,於是又重新回歸了艦隊序列,唯獨“海鷹”號因為隨時可能發生爆炸而被排除在外,隻留下三艘驅逐艦從旁掩護,並且利用小艇不斷從航空母艦上接運撤離的艦員。和以往一樣,本身並沒有犯錯的艦長卻拒絕離艦,換了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會把這種行為看作是魯莽無謂,畢竟建造一艘艦艇容易,培養一名合格的高級指揮官卻需要漫長的時間和精力,而且人的素質也不像鋼材那樣可以通過技術來保持穩定性。
在沉悶而壓抑的氣氛中度過了最難熬的半個小時,負責通訊的軍官突然失聲喊叫,毫不顧及自身形象以及他所代表的日本帝國海軍。聽到這個冒失的聲音,幕僚們無不轉身回頭,唯獨山本五十六在這個時候仍然麵朝艦隊前方。
“發現了……發現了美國艦隊,它們在西南方240海裏處,方位是……”
通訊官情緒激動地說完,所有人又齊刷刷地將目光投向山本。
“航空戰隊,出擊!”
山本的話鏗鏘有力、擲地有聲,在這之後,幕僚和技術軍官們頓時又“亂”作一團,命令迅速傳達下去了,三艘航空母艦重新轉向逆風的方位,晴朗的天空為航空部隊的出擊提供了最佳的條件。隱約間,海麵上響起了飛機發動機的轟鳴聲,這一次,它讓各艦官兵都感到振奮,然而所有樂觀的情緒很快遭到了致命打擊——伴隨著突如其來的空襲警報聲,視線遠端竟又出現了一群黑點!
“是美國飛機,美國飛機!”站在艦橋上使用望遠鏡觀察的軍官無比哀怨地向聯合艦隊的司令長官報告說。
“慌什麼?”山本冷冷地喝斥道。
軍官自覺失態,羞愧地鞠躬點頭,他重新拿起望遠鏡又觀察了片刻,以相對平靜的口氣再次開口說:“艦隊西南方發現敵人航空隊,約有六十到七十架!”
這個數量聽起來仍不是太多,此時艦隊上空盤旋著一個中隊的零式戰鬥機,雖然遠少於來襲的美國艦載機,但在日本海軍官兵的心目中,零戰打遍太平洋無敵手,以少敵多也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