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的末尾。
《世界報》如此評價:
【來自塞爾維亞的天才發明家,給我們帶來了又一跨時代的發明,美妙的音樂回蕩在鮑威爾莊園的上空,為什麼又是鮑威爾莊園?事實遠比想象的更加糟糕,請記住這個名字,黑洞科技,他不僅治好了梅毒,還帶來了黑洞牌錄放機,我們有理由相信,這一個神奇的東方人,他將為美國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
趙浪的名字,早就不是什麼秘密了。
雖然拒絕采訪,可趙浪卻沒有堵住手下人的嘴,這些記者天天圍追堵截,隻要是進出莊園,都會被一大群狗仔追逐,從各個方麵了解了趙浪的存在。
可報刊雜誌上,卻從沒有出現過“趙浪”兩個字。
而是以“神奇的東方人”代稱!
顯然,想要讓這些自詡高貴的白人,承認和刊登一個亞洲人的名字,還是很困難。
“神奇的東方人”,可不是什麼褒義詞。
在趙浪眼中,就跟“神奇的印度阿三”沒什麼兩樣。
相比之下,趙浪對“魔鬼一樣的東方人,”還更加滿意一些。
《紐約日報》
也是采用了整篇的內容來報導了這一盛況。
卻略過了趙浪閉口不談。
【沉寂了多年的閃電狂人,終於幹了一些正事,這一發明所帶來的感受,無法用言語描述,它能帶來強悍的震動,令人頭發直立,汗毛到豎,你無法想象音樂聲能大到這種程度,地板都會跟著震動,百老彙的大嗓門跟機器相比,猶如小孩兒撒嬌一般可笑,人們也跟隨音樂聲翩翩起舞,你們一定要親身感受一下,屬於爵士樂的時代已經來臨。】
《芝加哥論壇報》
隔著1300公裏,卻獲得了第一手的采訪消息。
整個芝加哥也被轟動了。
【我們有理由羨慕紐約,他同時擁有著愛迪生,特斯拉,兩位天縱奇才,繼留聲機之後,特斯拉又一超越打敗愛迪生的力作誕生,黑洞牌錄放機,它產自一個極其神秘的科技組織,黑洞科技,音樂聲在強悍的電力當中,獲得了100倍的增壓釋放,隔著幾英裏也能聽到音樂聲的回蕩。】
可要論最離譜的。
還是《大西洋月刊》。
本來每月的1號發刊,此時3月中旬,卻破天荒的加印一個特別刊,將連日來收集的相片,采訪資料,特斯拉生平軼事,以及突然崛起的鮑威爾莊園,黑洞科技,進行了長篇累牘的報道。
鮑威爾莊園都砍掉了。
直接以黑洞莊園相稱,對東方人治療梅毒的過程,描述得繪聲繪色。
《大西洋月刊》《世界報》都是全歐洲發行的報刊雜誌。
隻需要7天時間,消息就將在整個歐洲造成轟動。
另一邊……
遠在新澤西州的一片工業區中,矗立著一座大型的水泥廠。
愛迪生-波特蘭水泥廠。
相比特斯拉淒慘的一生,愛迪生就好得太多了,他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科學家,卻絕對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家。
他在1876年創建了門羅公園,廣招人才,到留聲機的改良的時期,他僅僅上了三個月的學,連小學都沒畢業,卻招聘了上百名名校畢業的工程師為他工作。
一生也可謂遠見卓識,膽量與魄力在這個時代都是無出其右的。
可也幹過一些草蛋的事。
就比如留聲機。
他在獲取了留聲機的80多項專利之後,愛迪生專利狂魔,連一根線頭都要申請專利,投資人看到了前景,趕著上門送錢,他來者不拒,吸收了大量資金過後,卻敏銳的察覺到電燈的市場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