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範遙問完招,剛被楊逍揭完底的時候,宋青書又飄然而出,回到場上。
「在下已休息完畢,還有哪位英雄要上來賜教?」
範遙把小墨蛇留在棚子裏,縱身而出來到場上,「那讓我來領教領教峨嵋派的武功絕學。」
他雖表麵上笑的好看,眼裏卻冰冷如雪。宋青書第一次正麵麵對範遙,明明沒感覺到任何殺氣殺意,心裏卻覺得不寒而栗。
卻在此時,有另一個人也步上練武場,同樣站在宋青書之前,向範遙道:「範右使,請讓一讓,這場,我必須打。」
此人氣渡不凡,神情凝重,僅是靜靜站在那,便有不怒自威之感。正是武當二俠俞蓮舟。
範遙笑問:「想親自清理門戶?」
俞蓮舟點頭,「正是。」
範遙瞟了一眼宋青書,對方臉色更差,本想讓的,卻又不想讓了。
「宋少俠這做人挺成功的,人人搶著呢。不過,我不讓,俞二俠麻煩你稍等片刻,我看最長不過一刻鍾即可。」
俞蓮舟眉頭一皺,「你想做何?」
「就試個招罷了。我剛問了我家教主破招法,俞二俠給點機會。」範遙頓了一頓,將補充之詞轉成了傳音入密隻說給俞蓮舟聽:
俞蓮舟聽範遙這麼說都無言以對,又想起了前麵範遙確實是用太極拳來接霹靂雷火球,便也心生了觀摩的心態,稍微退到了一邊,「那我就讓個一刻鍾吧,我便在場上等,你結束了我就接手。」
沒人想過會是這樣的結果。但說來這依舊是原訂規則的單打獨鬥勢均力敵,並無違規,不能說什麼。
這兩人說好了,也沒過問宋青書意見,範遙連個招呼都沒打,二話不說搶先出手,而且還是很熟練的背後襲擊。範遙總是喜歡趁其不備從後偷襲。
宋青書本就有準備,雖驚範遙不講禮數的出手,但並未被襲擊得逞。
範遙也從未覺得能襲擊成功,對方反應過來之後,便用上了原先計劃好的方法,各家武功絕學複雜混招,猛攻宋青書,速度之快,角度之刁鑽,讓人防不設防難以招架。
然而這混招猛攻八十一招,雖讓宋青書狼狽至極招架不住,卻沒能給宋青書帶來多少傷害。每當宋青書防禦時,這些招便會點到為止,非常好防,但若要轉守為攻,他連個招都使不完整,甫要出手便會被凶狠打斷,隨即又被逼得轉攻為守。
這明明白白就是在耍他玩。大庭廣眾之下如此這般羞辱,自幼驕傲的宋青書哪受的了,氣的雙頰漲紅,不知道的還以為是被範遙這猛烈的招給逼的內力翻騰。
看清這一切的有多少人,恐怕屈指可數。明教那邊,楊逍、張無忌是看清的,兩人都對範遙的惡劣玩性感到無奈。另外看清的還有最近距離觀看的俞蓮舟,他雖然也對範遙這羞辱手段無奈萬分,但卻也從這些複雜招式中看出了熟悉的幾分味道,不驚駭然。
這猛攻八十一招,可全混著太極拳劍的手法,柔剛並濟,那剛便是強硬斷招的根本,而那柔也是點到為止的基礎,若非兩極重複迅急的互換,哪能做到如此得心應手的接招控招,有些招甚至是隻出一半便中途換招的。
這熟練與活用程度,令人歎為觀止。俞蓮舟真心自愧不如。但他確實,看出了些許門道,範遙的展示,讓他對太極拳有另一種的理解,更有豁然開朗的感覺。
宋青書可不知道他現在被範遙拿來當授課教材的靶子耍,但他很清楚範遙這行為就是在羞辱他,一氣之下,左手五指悄然成爪,在範遙視野之外蠢蠢欲動──這隻是他以為,現實卻是他這爪還沒送出去,範遙卻回了一模一樣的一爪回來,五指淒厲欺向肩頭,宋青書大失驚色。
區區九陰白骨爪,這前世今生都看了多少回了,連心法秘籍都看過了,要學還難?但可惜,總是沒機會真的抓下去。
「手下留情!」
喊出這聲的是張無忌跟俞蓮舟。這兩人異口同聲,同樣擔憂範遙就此擊斃宋青書。
範遙五爪收起成拳,砸在宋青書肩上,不輕不重,就是恰恰好擊退宋青書幾步,同時範遙本人身形縹緲,退至俞蓮舟身旁,拉開跟宋青書的距離。
「說好的時間已到,咱倆不相上下,宋少俠,就算個平手吧,你我均不吃虧。」
好一個均不吃虧。
宋青書心裏備受屈辱,也隻能咬牙切齒的應道:「──好。」
隻要武功有一定程度的,都能看的出來,這場平手之爭,到底誰強誰弱。所有人都不認為,那個接了霹靂雷火球,又闖了銳金旗兵陣的高手,隻能跟宋青書打個平手,再看宋青書方才明明節節敗退卻毫發無傷,都對真相心裏有底。
這人,存心放水,就是耍年輕人玩玩而已。
範遙退了,自然是俞蓮舟上。
見狀,範遙聳肩回棚子裏去,還順便給俞蓮舟一點建議:
俞蓮舟愣了愣,心下感激,對即將到來的較量,有更多把握,
範遙擺擺手,將場上讓給了俞蓮舟跟宋青書兩人。
.
俞蓮舟這次是鐵了心要自清門戶,看向宋青書的目光裏滿是憤恨與陌生,神情嚴肅以待。
宋青書從小就怕這位師叔,見俞蓮舟屏息運氣,嚴陣臨敵,就知道今日之事,不會再是往年般友好的武當山上授藝拆招,而是不問親緣的生死相拚。即便他又另學了奇門武功,麵對俞蓮舟,終究膽怯。
要問後悔?宋青書確實是不後悔走上這步。如能一直陪伴於周芷若身邊,他永不後悔。
「宋少俠請。」俞蓮舟抱拳行禮,這一禮,斬斷了他們過往的香火之情,明明白白地表示,他不會對宋青書有所輕視。
宋青書一言不發無話可說,躬身行了一禮。
俞蓮舟呼的一掌,迎麵劈去。雙掌如風,招式奇快,一瞬間腰腿間便已中了一腿一掌。
他與範遙相同,一起招,便是迅雷不及的猛攻。江湖上均知武當派武功的要旨是以柔克剛,招式緩慢而變化精微。沒想到俞蓮舟卻反其道而行,一招一式卻是越打越快。
宋青書心裏震驚。武當派絕學太極拳劍,對本要接任第三代掌門的宋青書來說,其實都是學過的,俞蓮舟這套快拳快腿自然也是,熟不熟悉擅不擅長另當別論,但他卻不能理解為何能出招的如此迅速,照理是犯了太極拳的大忌,可偏偏又如此厲害。
迅急猛攻,讓宋青書沒法喘息。這是張無忌給範遙的建議,同時也是看過範遙如何應戰的俞蓮舟,覺得最好的啟戰方式。
宋青書實戰經驗並不多,更少有需生死相拚的時候。麵對俞蓮舟毫不留情的猛攻,即便想施展周芷若所授的指上功夫,也被俞蓮舟壓製得喘不過氣,隻能連連倒退,竭力守住門戶。
俞蓮舟成名三十餘年,但鮮少活耀於武林,絕大多數都在武當山上,武林中親眼見過他一顯身手的卻寥寥無幾,直至今日,見到他這般功夫,才明白他的武功功力之高,不禁自愧不如。
隻見俞蓮舟越打越快,可是一招一式仍舊清清楚楚,宛如唱曲的名家,唱到了極快之處,板眼吐字,依然交代得幹淨利落,毫無半點模糊拖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