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彌陀佛。」空智道:「出家人慈悲為本,戒嗔戒殺,原不該跟謝法王為難。不過空見師兄命喪謝獅王之手。張教主乃一教之主,也該當明白武林中的規矩。」
「此事另有緣故,而如此憾事絕非謝獅王一人之責。當年空見大師甘願受拳以化解武林中一場大冤孽,仁俠高義,在下也是敬佩不已。」
沒想到當年的事似乎真有些隱情未解,空智大師便邀張無忌等人入亭,坐下詳談。
於是張無忌將空見甘願受拳以化解武林中一場大冤孽的經過詳細說了。空智歎道:「若非今日空聞師兄身體抱恙,貧僧真希望師兄也能知道這些詳情。空見師兄以大願力行此大善舉,功德非小。」
張無忌獻上誠意,「若有需,在下之後將真相書寫成文字,送達貴派空聞大師過目。當年謝法王失手傷了空見大師,至感後悔,但事後細細回想,此事的幕後黑手,確實是貴派的圓真大師。懇請圓真大師出來,當麵對質,便可分辨是非。」
空見皺眉,深覺明教事事推回給他們少林門人,自身撇得一乾二淨,令人不苟,「圓真之前便死在光明頂了,如今要如何請個死人出來對峙?」
說不得冷哼,「圓真大師神姿百變,當日他在光明頂裝死跑了,現若藏在少林寺,便叫他出來,明辨是非。你們少林可不要說包庇啊!」
可能是被戳中了一半的實情,空智稍覺得惱怒,將話鋒刺了回去,「包庇?講到包庇,貧僧可能還比不起張教主。我空性師弟之死,張教主該如何解釋?汝陽王郡主與明教連手之事,又該如何解釋?難道這些都是假的嗎?!」
雙方談話間冷嘲熱諷,看不見講和的契機,張無忌稍放軟了態度,解釋道:「空性大師豪爽俠義,在下當日在光明頂上有緣拜會,自是欽佩不已。甚曾和空性大師相約,日後相互切磋武學。豈知大師不幸遇難無緣履約,在下深為悼惜。但此事乃奸人暗算,實與敝教無涉──」
空智打斷怒道:「張教主花言巧語,於事無補!你身為一教之主,信口胡言,豈不令天下英雄恥笑?」
周顛口直心快,搶言道:「欸!你才信口胡言!你這禿驢是敬酒不吃吃罰酒了是吧!」
範遙暗揍了周顛一下,又再瞪了周顛一眼。周顛本還想罵,卻見範遙眼神冰冷,趕緊閉嘴安靜。楊逍也稍微注意到範遙的目光冰冷,知道他其實很惱空智的不敬之詞,大概是看在張無忌在場而沒有動作,想了想還是向範遙傳音提醒,範遙輕輕點頭,表示他會暫且不動。
張中說道:「空智大師,我教主敬你是前輩高僧,給足了你麵子,你可知自重二字怎寫?再說,教主向來守信重義,豈會說一句假話?你辱我教主,縱然教主寬宏大量,不予計較,我們做部屬的可不會善罷罷休。」
空智冷笑道:「怎麼?難道魔教辱我少林,未曾有過?我們失手被擒,囚於萬安寺中,隻能怪自己粗心大意,自來邪正不兩立,那也罷了。也多虧張教主出手相救。但你們來到我少林寺,在十六尊羅漢像的背上刻了十六個大字,!真威風!」
這十六個字,是當日趙敏手下將少林僧眾擒去之後,以利刃刻在十六尊羅漢的背上。範遙前世曾為避免趙敏嫁禍於明教的陰謀得逞,而回頭將羅漢像轉向,這世則是為不更動已知曆史特別吩咐了暗部將十六尊羅漢像轉向。後來張無忌與楊逍等人發覺,看過後仍將羅漢像移正,沒想到還是給少林僧眾發現了。
張無忌口才不佳,又想到這確實是趙敏胡鬧,此時趙敏受他護佑疼惜,自然不可能將過錯全推往給趙敏承擔,不禁內心有愧,無話可答。
張無忌的尷尬,明教的幾個人自然看得出來,楊逍回道:「空智大師的話,可讓我們不懂了。敝教張教主是武當弟子張五俠的公子,江湖上盡人皆知。我們就算再狂妄萬倍,也絕不敢辱及教主的先人。教主自己,又怎會刻甚麼的字樣?空智大師乃有德高僧,豈會連其中這小小道理也不明白?在下相信絕無此事。」
這幾句話振振有辭,反將一軍,頓時令空智為之氣結,道:「與各位在此空言爭論,於事無補,幹脆請諸位隨貧僧前赴羅漢堂,誰是誰非,一見便知。」
張無忌聞言,頓時心慌,踟躕不答。這一進羅漢堂,謊言不攻自破。
範遙默不作聲地起身,往亭外走去。
「範右使?」張無忌納悶喊道。
範遙也是納悶張無忌喊住他做甚麼,「嗯?不是說要去羅漢堂嗎?空智大師,趕緊帶路。」
楊逍跟著起身笑道:「如此甚好,空智大師,請帶路吧。」
眼看左右使態度自然,張無忌雖還有點猶豫不決,但又覺得此時他露出踟躕的態度,會引起他人嫌疑。即便不明其意,但他們倆的態度不見異常,趙敏更又偽裝混在厚土旗裏,想來不會被少林的人發現,便放寬心了不少。
一行人來到羅漢堂。空智向羅漢像下拜默祝,便吩咐幾名弟子恭移羅漢像法身。六名弟子依言上前,同樣合十默祝幾句,然後六人合力,將第一尊羅漢像轉了過來。
隻見那羅漢像背上已削得坦平,塗上了金漆,原來那個大大的「先」字,早已沒半點痕跡。這一來,不但空智大吃一驚,張無忌也是大出意料之外。
少林群弟子一齊動手,將其餘各尊羅漢像一一轉過。羅漢像背上光滑平整,壓根沒有一筆半劃,霎時之間,群僧麵麵相覷,說不出話來。他們都曾看得清清楚楚,每尊羅漢像背上都刻有大字,拚起來便是「先誅少林,再滅武當,惟我明教,武林稱王」等十六字,但為何會突然不見?細眼一看,這羅漢像背上金漆頗新,顯是近月才剛塗上去的,但少林寺數月來守衛何等嚴密,要鏟去這十六尊羅漢像背上所刻字跡,再塗上金漆,這工程著實不小,寺中僧眾卻全無知覺?
張無忌轉過頭來,見楊逍和範遙正相視而笑,一人歡欣一人無奈,心下頓時有譜,那肯定是他的光明使者們心思慎密,先一步料想到少林會刁難,並將這事和平的解決了,內心感謝無比。
楊逍見群僧驚愕不已,便道:「看來貴寺福澤深厚,功德無量,十六位尊者金身完好無缺。或許正如空智大師所言,先前曾遭奸人損毀,但十六位阿羅漢顯靈,佛法無邊,立即自行補起,實乃可喜可賀之事。」
說著楊逍便向羅漢像恭敬合十拜下。見狀,張無忌、範遙等人跟著一同合十拜下。
空智才不信羅漢顯靈、佛法無邊等等的鬼話,料定是明教暗中做了手腳,可惜沒能人贓俱獲,隻能認了技不如人,但不論怎樣,羅漢像的修複,總是向本寺補過致歉,心中存著的氣惱不由得消解了三分,而對明教眾魔頭神出鬼沒的手段,也感到幾分佩服與幾分驚懼。
「罷了,羅漢像既已完好如初,此事便不必再提。」空智揮手命群弟子推羅漢像轉正,又道:「金毛獅王目前由師叔們看管,需先同三位師叔過問才能決定。貧僧先為張教主等人安排一處偏殿歇息。容貧僧去去就回。」
張無忌接受了空智的安排,一夥人便在知客僧的帶領下來到客殿。大夥兄弟們把裏屋讓給張無忌,自個兒找椅子歇息。張無忌把楊逍跟範遙喊進了屋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