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徐階推動張居正的時候,有意由南京禮部尚書趙貞吉接任禮部尚書的位置,但這個朝堂早已經不是徐階說了算。
有鑒於趙貞吉當初主和的立場,卻是遭到了群臣的強烈反對,最終大家一致推舉林燫接任禮部尚書。
林燫是一個有誌於做事的官員,在上任之後,亦是意識到宗藩祿米正在拖累著大明財政,正將大明王朝拖入泥潭之中。
正是如此,他經過多番的釀醞之後,亦是當眾拋出了削減宗藩祿米的新方案。
早前的宗藩新例是徐階在首輔所主持的結果,甚至是徐黨一直沾沾自喜的政績。現在才沒幾年,林燫竟然提出進行修訂,這無疑是要打徐階的臉,自然是遭到徐黨的強烈反對。
麵對著這一個存在爭執的提案,特別隆慶心裏亦不希望捅這個馬蜂窩,故而采用了擱置的處理方法,至今都沒有形成定論。
隻是如今,林晧然卻是看到了重新製定宗藩祿米的曙光。
“林閣老,不說元輔大人亦肯定不會同意這麼做,此等做法亦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啊!”張居正眼神複雜地望向林晧然,顯是小心翼翼地說道。
林晧然又喝了一口茶水,卻是自信滿滿地道:“如果能夠通過,遠水解近渴便是一件簡單之事!”頓了頓,顯得心知肚明般地道:“張閣老,你剛剛應該過了元輔的值房吧?”
“是的!”張居正麵對著聰明絕頂的林晧然,亦是無奈地點頭道。
林晧然將茶盞輕輕放下,便是瞪著張居正的眼睛認真地詢問道:“元輔大人可有什麼解決之法?”
事情遠比自己想得要複雜,徐階那個老狐狸最近又是蠢蠢欲動,已然是不會放過討好隆慶的機會。
“元輔大人,他……他提議進行加征解燃眉之急!”張居正麵對著林晧然的詢問,顯得心情複雜地回應道。
雖然自己老師這個做法有些欠妥,但亦是曆朝曆代慣用的方法。一旦朝廷遇到財政危機,那麼往往就是通過加派加征等方式籌集銀兩,從而化解財政危機。
隻是看著林晧然早前種種神奇的生財之道,再看自己老師這個“損招”,心裏不免感到了一陣難堪。
林晧然雖然一直都知道徐階不是什麼賢相,不過是一個無能又貪婪的政客,但聽到這個提案還是不免感到失望。
百姓好不容易過了一年多的輕鬆日子,華夏離富強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這位首輔竟然就想著開倒車了。
林晧然十指環扣,靠著背椅望著張居正認真地表態觀點道:“國朝跟太祖時期已經大大的不同,以前人人都有田耕作,這加征亦是行得通。隻是如今天下田產都落到誰的手裏,你心裏恐怕比我更要清楚!”
“林閣老,元輔的意思是按田畝的多寡而征收,怕是落不到佃戶的身上!”張居正是普通軍戶出身,當即便是認真地道。
林晧然聽到這個答案,臉上充滿不屑地道:“地方的腐敗你當真不清楚嗎?真要朝廷頒布加征加派,這底下的官員又能有幾個海瑞!”
“林閣老,此事情總歸拿個方案出來才是,現在加征不過是權宜之策!”張居正終究還是偏向於自己的老師,亦是維護著徐階道。
林晧然不由得暗歎一聲,當即堅定地守住這一條底線,便是做出一個決定道:“你跟元輔大人說,我是斷然不會同意加征!”
張居正聽到林晧然如此旗幟鮮明地表態觀點,卻是知道這個事情怕是推動不了,隻是見到林晧然站起來,不由得好奇地詢問道:“林閣老,你這是要去往何處?”
“本閣老親自前去麵見皇上,我要跟皇上商討一個可行方案!”林晧然朝著外麵走去,臉色肅然地回應道。
他原本是想置身事外,隻是事情到了這一步,卻是不得不介入其中,更是打算拿出一個更加靠譜的方案。
。您提供大神餘人的大國相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