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朝堂興波(3 / 3)

吳山自然不會被這些末節的東西所迷惑,而是正色地說道:“本官隻知道這朝廷鹽稅流失是事實,百姓食高價鹽亦是事實,故而這鹽政還需要繼續整頓!”

藩恩的嘴角微微張了張,但最終卻沒有發出聲音。雖然他有心進行辯解,但他對鹽政的情況並不是很熟悉,已然被吳山駁得啞口無言。

楊博等人雖然很是認同吳山的觀點,但由始至終都沒有表態。畢竟選擇支持吳山,那便是站到徐階的對立麵,這極可能是一種作死的行為。

郭樸跟吳山是同年好友,但他亦有著他的利益考量。當下他跟徐階正處於蜜月期中,雙方相處得很是愉快,自然不可能輕易打破這一種合作關係。

藩恩的臉上充滿著憂慮,卻是求助般地望向了嚴訥。

嚴訥沉默片刻,卻是突然說道:“鹽政之事不僅關乎財政,更關乎國本!本官聽聞兩淮灶戶生活艱苦,不少灶戶被鄢懋卿的苛政所迫,從而紛紛逃亡於外地,令到鹽場產鹽受損。故而本官請派一能臣整頓鹽政,以安撫兩淮的灶戶。”

卻不得不承認,嚴訥搬出“國本”一說,讓到事情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效。如果事情在財政和國本間,自然是要選擇後者。

大理寺卿和左通政使兩人的眼睛當即微亮,如同應聲蟲般選擇附和嚴訥的意見,。

“既然鹽政的事情存在如此大的爭議,咱們先行將鹽政之事暫時擱置,如何?”一直不吭聲的郭樸卻是突然開口道。

嚴訥扭頭望了一眼郭樸,看著這位吏部尚書既然站在他這一邊,當即便點頭同意了。

郭樸將目光落向吳山,吳山的眉頭微微蹙起,但還是勉強地點了點頭。

他深知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今天拋出這個整頓鹽政的提案便知道不可能獲得通過,此次實質是一個投石問路之舉。

雖然提案不能以九卿共議的結果上呈皇上,但他今日的提案必然會迅速傳遞給外界,甚至會很快便到了皇上的案頭上。

這一場圍繞鹽政的鬥爭,僅僅隻是一個開始。

郭樸得到了想要的結果,便是抬頭望著大家,宛如一個領導者般道:“若大家沒有異議的話,那今日之事便這般商定了!”

“下官以為重開寧波市舶司應當再慎重,東南好不容易平靜下來,若是再行開海之事,唯恐再度引來倭寇!”新任的大理寺卿是江浙人,卻是突然提出異議道。

嚴訥的眉頭微微地蹙起,扭頭望向了大理寺卿。這一番言論早已經不新鮮,但看著這一位是自己徐黨中人,亦是選擇不吭聲。

郭樸的臉色微斂,當即正色地道:“當下朝政困頓,咱們豈能瞻前顧後,應當遣派能臣主持重開寧波市舶司事宜!”

重開寧波市舶司是吳山提出,而郭樸又進行了表態,堂堂的吏部尚書和戶部尚書站到一起。

一位小小的正三品大理寺卿如何能夠叫板於郭樸和吳山,當即便是求助般望向了嚴訥。

“重開寧波市舶司之事,本官亦沒有意見!”嚴訥沒有理會大理寺卿求助的目光,而是選擇直接表態道。

他深知吳山已經退了一步,他這邊自然不能一點麵子都不給對方,當即亦是點頭同意這一個提案,同意重開寧波市舶司。

吳山聽到這話,卻是暗暗地鬆了一口氣,今日已然達到了他既定的目標。

經過一場交鋒後,這一場九卿的理財會議達成了共識。

在節流方麵,主要是節省九邊的兵餉和漕河工銀;而在開源方麵,主要是重開寧波市舶司。至於整頓鹽政,則是被擱置了下來。

隻是消息一經傳出,整個官場當即引起了軒然大波。

本以為一群大臣和稀泥,結果吳山卻是揪翻了桌子,矛頭直指開海和鹽稅。這一個表態,無疑讓到平靜的朝堂再生波瀾。

。您提供大神餘人的大國相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