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口子將昊昊送回幼兒園,出來後何遠斌自我檢討了一番,“可能是最近太忙了,忽略了孩子的一些行為,以後我也會多注意孩子這方麵的問題。”

杜雁書笑了,“發現問題就去解決問題,現在孩子小,也容易受影響,他愛表現也是求關注的一種,我們以後不管多忙都多陪陪孩子。”

之前她為了當個好老師沒少看關於青少年以及兒童心理方麵的書,現在正好用在孩子身上了。

兩個孩子算是很聽話的了,但是也不能忽視了。

何遠斌點點頭,“回去我也和媽聊一下。”

現在和孩子待的時間最長的就是奶奶,但是這個事杜雁書去說就要想好措辭怎麼說好。

何遠斌去說怎麼說都沒關係。

大概這就是婆婆和媽的區別,再好的婆婆兒媳婦也不能肆無忌憚的什麼都說。

杜雁書去找了杜雁冰,現在杜雁冰學習學的經常周末也不過去家裏吃飯,和同學泡在圖書館或者實驗室裏。

杜雁冰看見隨身聽高興地一把摟住她,“謝謝姐,是不是很貴?多少錢?”

“送給你的,隻有一個要求,好好學習。”

“那不行,一定很貴,到時候我讓媽給你錢。”

杜雁冰拿著隨身聽咧著嘴反複看著,“這個真好,可以放在兜裏隨時聽,比那種大的好。”

可不是好嗎?別看個頭小,買一個頂那種兩個。

杜雁書也是想著這種要方便許多,那種雖然算是比較小的了,但是拎在手裏也不方便,還死沉的。

最重要的是音質太差遠了。

杜雁書和她聊了一會兒,多餘的話不用說,這丫頭不用督促,自己和自己卷,學習無比認真。

中午時間何遠斌也很忙,大叔要忙著學習。

這倆人都屬於和自己卷的那種。

杜雁書離開清大就坐車去了新華書店。

改革開放,國門大開,隨著出國訪問團以及訪問學者的增多,全民學英語已經成了一種時尚。

學習英語的人數呈井噴勢態在發展。

書店裏也多了不少磁帶和學英語的書。

賣的最好的還是許國璋老先生主編的《英語》,雖然是六十年代出版的,但是一直到後世都經久不衰。

杜雁書一下買了四套,又買了幾盒磁帶。

現在的磁帶是真的貴。

老百姓家裏有收音機和半導體很普遍,但是收錄機就和電視一樣稀奇了。

一個原聲磁帶六七塊。

有錢的買書、買磁帶學習,還要配上一台收錄機。

沒錢的隻能跟著廣播電台的每日學英語學習了。

杜雁書將兩套書和磁帶以及隨身聽都寄到濱市。

估計到的時候何遠博也該放假回家了。

她不擔心馬小慧會嫌棄隨身聽貴,之前和她溝通過,如果有更貴更好的她要不要。

馬小慧別看很節儉,但是學習上的事不馬虎,這個錢很舍得花。

從郵局出來杜雁書又去了一趟隆寶齋,看字畫。

改開以後,隆寶齋的字畫又重新掛出來了,但是價格還沒有提上來。

現在認字畫的人還不是很多。

杜雁書隻看自己了解的書法家或者畫家的作品。

她來的時候有個人在看畫,齊大師的畫一百塊錢還嫌貴,正在討價還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