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日暮時分,曲庭軼坐在音樂室窗邊,靜靜欣賞著落日餘暉如火,燃遍天際。雖已看過多次,但每每觀之,曲庭軼臉上總不禁漾開溫和笑意,感歎歲月靜好。
那鎏金般的光輝映在曲庭軼杏眸中光華流轉;襯著他柔和的眉宇鼻峰,更顯他麵容溫和俊秀。
這絕美的少年本不是這個世界之人,他來自滄安修真界,前世死後方才來到這世界。
不過他的前世生活可並無這般平和靜好,他前世終其一生隻能換來死不足惜的下場。
曲庭軼前世與今生容貌幾乎完全一致,是一眉眼如畫的少年。他身為法修,以箏為法器。每當他撫箏之時身形微動,淺色無飾衣袍如水波微蕩,周身氣質更是如湖光映秋月,溫和清雅。
他的性子也本是如此謙遜溫和。
可惜他前世隻是一五靈根修士,而五靈根為品質最低的靈根。在以實力強者為尊的修真界,如曲庭軼這般資質不佳者被認為活著便是浪費靈氣,不過以曲庭軼的性格也不甚在意虛名。
縱然曲庭軼淡泊名利,也無法改變他不滿二十六歲就被人殺害,最後死得微不足道的結局。
起因便是他一日突然莫名其妙地心悅掌門首徒卓博浩。
為何說莫名其妙?因為此人身上的個性幾乎盡數為他所厭惡,尤其是行事輕佻!曲庭軼對此類人向來避而遠之。更不論曲庭軼此前從未有心悅他人的經曆,怎會立時明了心悅那人?!
且曲庭軼現回想方驚覺自己當初全無動心之感,僅是於心中確信了自己心悅此人。
曲庭軼入道後便潛心修行。他雖平素謙遜,卻最是注重堅守道心。而卓博浩風流成性,整日忙著擴充後宮,毫無道心可言。
曲庭軼從未想過與那人在一起,更未曾表明心跡。後來卻仍被卓博浩後宮女主懷疑。不想那女子竟惱羞成怒,對曲庭軼進行陷害,後又導致一愛慕那女子的男子對曲庭軼繼續陷害。最終曲庭軼慘遭卓博浩殺害,可笑的是那才是曲庭軼首次與卓博浩交談。
他所在的宗門向來是崇尚強者,一作為雜役的五靈根弟子的死絲毫無法引起其關注。曲庭軼也不例外,他的死如同石沉大海;如此說還過於動聽,實則如不可雕琢的朽木沉底,令人嗤之以鼻,根本無人追究死因。
曲庭軼本以為自己會就此入輪回,雖不願卻也隻能忘卻一切。然而當他再睜開雙眼發現他處在一個繈褓中,他隻能發出模糊不清的聲音,他竟是帶著前世的記憶重生了!
很快他便發現自己現在與原來所處的並非同一世界。這個世界沒有可供修煉的靈氣,包括自己在內的眾人身上也無靈根,因此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修真者。
不過如此也好,自己上一世因靈根為品質最低的五屬靈根飽受歧視,如今自是可避免。
然而在一次去書店時,他偶然發現自己原來所處的世界隻是一本種馬修真小說!自己不過是其中一微不足道的配角,那卓博浩則是書中擁有主角光環的種馬男主!
他俞是翻看俞是心如刀絞!自己的一切竟都早已被輕輕一紙決定!其中最令人痛心的便是對那卓博浩的心喜!連自己的死也是那卓博浩所設之計,原來自己一生的意義都不過是為所謂的主角做墊腳石!
他從未這樣失控過,他紅了眼眶,咬緊牙關急急地從早到晚將那本厚書整整翻了兩遍!
書中令大多女子皆無任何理由便對卓博浩情根深種,至曲庭軼前世身死時,卓博浩已收得後宮數人。而或許就是因為曲庭軼是一位性情謙遜的俊美少年,此書也讓他一同心悅那種馬男主!
不僅僅如此,還有眾多的配角們,他們對於曲庭軼來說非書中的文字,而皆是有血有肉之人!他們有些同曲庭軼一樣被男主或其追隨者殺掉,有些比曲庭軼更勝,男主不費吹灰之力便輕易掌控了他們!
曲庭軼開始雖是對此驚怒不已,將那書購回,來來回回看了數十遍!若是那卓博浩此時在他眼前,他恨不能不由分說立刻將他除之而後快!
但隨著時間推移,曲庭軼也逐漸想通——自己在那個世界已沒了牽掛之人;自己在此處也與眾人無資質高低之分,無需遭受歧視;不似前世的爹娘早早過世,今世自己雖時常住校,周末方能回家,也能與他們共享美滿的生活。
曲庭軼喜愛這平和安定的生活,他決定放下過去,在這個世界好好生活。
令曲庭軼欣喜的是這個世界仍有箏,且與前世自己所用之箏無太多不同。於是他每有空餘時間,總是獨自坐在書房撫箏。至現在曲庭軼上大學後也延續了這一習慣,他常如今日這般在放學後借了音樂室鑰匙,獨自來此靜心彈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