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頭,發什麼呆呢,趕緊把飯給你哥送過去,別偷吃!呐,自己拿個饅頭路上吃。”
眼前這個皮膚發黃但四肢健壯婦人瞪了她一眼,還迷迷糊糊的趙嫻,本能地接過粗糙的小提盒,呆滯地點點頭就往一個方向走去。
她穿越了。沒出車禍,沒有係統,也不是同名同姓的小說炮灰或者惡毒女配,她隻是睡醒後穿越到這個名為趙花花的小女孩身上。
接收了趙花花模糊記憶後,趙嫻邁著兩條小短腿朝村裏的大路慢慢走去,大約要走上一個小時才能到鎮子上的學堂。
記憶中的趙家挺微妙的,趙嫻一邊啃著稍微有些硬的饅頭,一邊吐槽。
趙家夫妻靠著一手好廚藝給村子附近的紅白喜事辦席,一年能攢點閑錢,但不多。所以,送趙家唯一的兒子去鎮上的學堂讀書,指望他出人頭地,帶著全家來個鹹魚翻身。
被寄予厚望的趙敬在讀書上麵沒有什麼天賦,倒也夠努力,趙花花起夜的時候總是能看見她哥在看書練字。
至於九歲的趙花花,爹不管娘不問,每天除了送飯,就上山找野果子吃和摸魚摸蝦,在外人眼裏她的小日子過得挺瀟灑的。
趙嫻想著想著,就直歎氣。
她不想要瀟灑,她想要手機電腦wifi和自由,她想要過鹹魚安寧的生活。
沿途的村民們習以為常,還有兩三個大嬸熱情和她打招呼。
其中一個穿著藏青色短衫的婦人,還塞了一塊鹹菜肉沫餅給她,熱情地說:“還是你家老大讀書行,我家那個隻會吃喝玩樂,盡學些壞的。”
仔細回想的趙嫻,抿著唇勾出一絲笑容。
“莫嬸子不要擔憂,我這就和我哥說說,讓他帶著莫哥一塊讀書。”
莫嬸子立即笑開了花,掏著自己的口袋給趙嫻拿了一把幹棗子。
出了村子,徑直往前走就是鎮子。而趙敬所在的學堂在鎮子的邊緣,依水而建。
說是學堂,實際上就是個簡陋的大堂,除了板凳桌子就沒別的了。就連學生們要用的筆墨全是自己帶著來帶著去,所以午飯都要自家人來送,晚上回家。
學堂裏先生還在念叨,還沒有到學生吃午飯的時候。
於是,無聊的她蹲在河水邊,看清楚了倒映在水麵的自己,然後不可置信地揉了揉眼睛,一時不敢相信水裏麵那個紮著兩個扭扭歪歪的麻花辮,皮膚蠟黃,眼神陰鬱的小女孩是自己。
太陽逐漸升到半空,送飯在學堂外等候的人就多了起來,趙嫻坐在一邊的石階上悄悄打量著,多數人和她一樣是家中的女孩,不是姐姐就是妹妹。
沒一會,學堂裏的少年們蜂湧而出,在人群中尋找自家送的飯菜。
趙敬的打扮在一眾學子裏麵很不起眼,他穿得和其他學子一樣,最普通款式的灰色長衫,個子不高,頭發梳得整整齊齊,一絲不亂,眼睛裏透著一股機靈勁。
可他臉蛋上的氣色要比趙嫻好太多,白裏透紅。除非親口說他倆是兄妹,別人根本不相信。
見到趙嫻乖巧地站在一旁等他,沒有往常那樣炸炸呼呼,趙敬偷偷鬆了一口氣。他接過木盒,打開一看,是醃筍炒肉絲和一大碗米飯,頓時皺起了眉頭,轉身低頭對趙嫻抱怨。
“不是跟你說了嗎?讓娘別做醃筍炒肉了,這我還沒到晚上放學,就餓得叫肚子多丟人。”
趙嫻歪著頭想了想,這事原主和她娘說過,不能賴她,所以趙嫻就直話直說了。
“我說了,可娘不聽我的有什麼用,哥,娘聽你的。”
在她的記憶裏,趙敬的夥食還算不錯,餐餐有肉和米飯,不像有的人家隻有幾口鹹菜和一個饅頭。
趙敬聽完,沒有再說話了,帶著莫名的眼神看了一下瘦小的妹妹。慢慢把午飯吃完,一言不發地走回學堂,看樣子一點都不想和趙嫻交流。
拎起空空的木盒往回走的趙嫻在心裏吐槽了一句莫名其妙,就把這事拋到腦後。
在回去的小路上,趙嫻邊走邊拋著幹棗玩,忽然聽到一群人在路邊的茶水鋪子議論紛紛,她好奇地湊近一聽。m.X520xs.Com
“終於又到了宗門開山門的時候,老頭子我手裏攢的靈石終於可以派上用場了。”說這話的是一個白發裏參著黑發的老爺爺,他坐在最裏麵,眉慈目善的樣子讓趙嫻想起了自己的爺爺。
宗門?靈石?眼神一亮的趙嫻,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
“可別浪費你的棺材本咯,咱們鎮上也才出過四個有仙緣的男娃娃。還不如老老實實念書,將來考取功名在縣裏做事。再娶個賢惠的媳婦,不比白日做夢強?”
這是隔壁村子的村長,臉上寫滿了不認同。原本和老人說著好話的眾人默默閉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