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的道紋係統之中,丹道是草木之道,也夾帶著金石之道。而煉器之道,則是礦脈之道,這兩道便涵蓋了祖界萬物自然之道。再結合地脈和星辰之道,反過來推演道紋之力的秘密。
這種反複印證的方法,是地球上科研的通用方法,用在修煉之上也是最好的思維方式。很多困撓他的問題都迎刃而解,不過最大的問題肯定還是找不到答案,但也隻能從解決小問題開始,再慢慢地找到大問題的答案。
五係中的高層,很多人借助蜀州鼎所在位置突破到了飛升境,這也讓伏瑞有些失落。難道自己真的與這天命無緣?他無法得到天命?
幽冥傳來消息,九州鼎已經六尊現世。姚霖麾下李金得到了楚州鼎,誰也想不到楚州鼎但藏身在桂城的綠林道舵之中,李金原想著故地重遊,無意之中借助越州鼎之力凝出元神並得到越州鼎。
道門弟子熊本周得到了楚州鼎。紅蓮聖教得到了蘇州鼎,儒門弟子公乙得到了齊州鼎。隻餘下翼州秦州和福州三鼎還沒有現世。
大夏各大勢力,特別是仙界弟子,幾乎全部出動,挖地三尺也要得到九州鼎。房萬徹在福州鼎已經找到了一些線索,幽冥也在配合全力搜尋。
大商國也在秦州和翼州搜尋兩鼎的下落。從已經發現的六鼎可以肯定,九州鼎隻能為祖界土著所得。而他也被祖界這方天地天道劃歸外來者,而無法參與到天命之爭中來。
雖然他這身體是祖界土著,但他的靈魂卻來自於地球,與那些仙界弟子一般無二。否則他在南山那山穀之中修煉了那麼久,卻沒有發現其中的秘密,反而被諸勝占了便宜。
對於這個結果伏瑞是有些失落,但也很坦然。他幹脆就不再想著什麼天道和天命什麼的。反而回歸本性,把所有心思放在修煉之上,潛心做自己的學問。
這期間,他疏理了大商和大周的憲製體係,完善了大同世界的理論。也重訂了五係中的教育理論係統,甚至在他的主導之下重新修正了學院使用的教材。
他定製出大綱,由下麵的人來完成,後世尊這大綱為伏聖的文明樹。隨著科技文明與修仙文明的融合,而且已經產生出新的學術方向,很多過時的理論要淘汰,很多新的成果要加入教材之中。
有了明確的方向,又有了理論基礎,再規定教材整編間隔的時間,今後便能不斷地更新教材內容做到與時俱進。這樣有利於這些成果快速地使用,也有利於推動文明的發展速度。
大夏百姓尊伏瑞為瑞神,給他們帶來了吉祥和幸福。學院的學子尊伏瑞為伏聖人,對他的稱謂不再是伏先生,而是伏聖。
所有學院的進門都有伏瑞手執書卷的雕像,藏書館之中都有伏瑞的畫像,見之均要行禮。這種禮儀不僅在大夏,西域西方獸人國和矮人國,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