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摘桃子的來了(2 / 2)

“陛下,十億兩黃金,可是國庫收入的三成呀!以此入項更可再建千萬大軍。伏瑞立下大功,不賞反遭受彈駭不知是何道理?”侯義出列為伏瑞大呼:“當日伏瑞隻要賞地百畝,陛下自許千畝,常大人和白帥可是都在場。

微臣最為擔心的是,如果換下伏瑞,能否實現五年之期每年可以賺取十億兩黃金的目標。國庫可是等著那筆錢財用度。”

聽得侯義這話,夏武烈的臉色更是鐵青。可是殿中群臣各有盤算,他真成了孤家寡人了。久居高位已經讓他的修養功夫很高,但此時心中不快表露無疑。

“陛下,祖製不可輕廢呀。”常敬之馬上站出來反對侯義的提議:“伏瑞雖然有才,但還年幼難以擔負重任。臣知新區之事是因侯大人操勞才能撐起大局。”

“伏愛卿,你可有話說?”夏武烈看向伏瑞問道。

“陛下。”伏瑞本不想介入朝中之爭,此事牽涉到他,夏武烈又點了名,無非就是想讓他為自己說幾句話:“是微臣有錯,讓陛下為微臣之事遭受非議。”

他這話直接把常敬之之黨推到了夏武烈的對麵,他伏瑞也不是善茬,你常敬之做了初一,他便做十五。

“在應承此事之時,微臣就曾經向陛下陳情想繼續遊學。是陛下曉以大義,微臣才不得已留下來效力。今新區已然建成,已然為國庫增加近億兩黃金的收益。也是微臣功成身退之時,還望陛下允許。”伏瑞這話的意思就是不想讓夏武烈因他為難:

“為臣者,文臣當應為陛下分憂,為百姓生計策。武將當效死疆場,守護國家與百姓安穩。各守其命,則國家興,百姓安。伏瑞雖然年幼,但卻知國之大義。此話當與朝中各位共勉,微臣也不希望朝中庭爭,壞了國之大事。

所以微臣建議,不管是誰接手這商造廳之職,都應立下軍令狀。若完不成收入計劃又該當如何,完得成又當如何。我想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就看殿中諸位可有膽識!”

伏瑞一方麵是教訓這些黨爭之臣,另一方麵也是要將他們一軍。看他們中可有人敢接下這事來。畢竟儒家真正懂得經濟的人並不多。

“常愛卿可有合適人選替代伏瑞?”此事已在朝中爭議多日,夏武烈其實早已妥協。隻是想為伏瑞做最後爭取。見伏瑞給自己下了一子好棋,當然不會放棄,就把球踢給了常敬之:

“明年兩億,以後每年兩億遞增至五年期滿。完不成計劃任務,朕便殺了他全家,誅了他九族!完成了,朕便封侯!也在新區賞他千畝之地。”

頓時整個大殿之中1出奇地安靜,常敬之都有些失態,伏瑞的表現讓他不得不得新評估此人。夏武烈可從來沒有在朝議之中說出這樣殺氣騰騰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