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魁首(2 / 2)

拜了聖人之後,便入舍就學,等府學開考前再前往府城文院參試。時間不長,也就兩個月便可前行。其間會有名師講學,實際上是針對府試而做的前期準備工作。

知縣大人留下了伏瑞,伏瑞恭敬地站在他的麵前。知縣打量著伏瑞,見其處世大方得體榮辱不驚,心中更是一喜。輕聲問道:“伏瑞,我給你薦書一份,等到府學文院交予院長德聰先生。”

“大人”伏瑞有些不解地看著知縣。

“留在這裏對你並無好處。為了你的前程,你先一步前往府學文院學習。”知縣微笑地對他說道。

“弟子謝謝老師。”伏瑞忙行禮恭敬地答謝。有這等好事他當然不會推遲,心中對知縣大人也是感激萬分,便向知縣執弟子禮。也就把知縣當成老師了。

他屬於那種麵冷心熱之人,誰對他好,他便打心底裏對誰好。知縣對他的關愛便不是一般的老師對學生的關愛,讓他心中暖暖的。

“我已做出安排,你明天起程隨驛站吏員一起前往府城。”知縣對伏瑞的表現很是滿意,職權之內行個方便,也算是結個善緣。將來伏瑞真要如蛟龍出世,他也會有不少好處。

“謝謝老師,弟子告辭。”伏瑞行禮之後退下。知縣看著伏瑞的背影滿意地點了點頭。雖然沒有親切的交流和言語上的諂媚,卻更合儒家之道。儒家講的是守禮交心,把諂媚之徒稱之小人,素來為儒家正宗排斥。

反而這種淡然守禮為儒家所重。知縣也是精於世故,豈能看不出伏瑞打從心裏對他的感激之情?能收獲這些他就很滿足了。

伏瑞原本計劃入舍就學,現在能提前離開更是讓他歡喜。對於他來說,能否考中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早一步到中州完成句容院長的遺願。

西北之地雖然處於戰亂之地,治安卻是比之古九州都要好。長年的安穩反而讓州軍和地方有些怠慢,治安反而不如邊州,民風也不如邊州。

不過邊境百姓的日子卻是過得艱苦,畢竟邊軍的錢糧主要依靠邊州供應,稅賦也比古州要高一些。幸虧豪族壓榨得少一些,相比之下隻是苦一點而已。

對於他們來說這點苦算不得什麼,遠比異族侵掠要好得多。一旦有了兵災,就是家破人亡。所以他們對供養兵士的苦累都能接受。

相對來說處於平原之地的百姓又要比伏虎山區的百姓日子難過一些,一方麵人多地少,另一方麵豪族族耗等要比山區高。還有就是山區百姓可以打獵收取山貨獲取一些物資補充生計。

所以一路上他看到的並不是盛世之象,反而有些凋零。讀萬卷書,行萬裏路,不遊學便不知天下事。伏瑞也對這句話深以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