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離鄉求學(2 / 2)

“既然是命中注定,留下亦是一樣。”伏瑞想了想笑了起來:“該來的,總是要來。坦然麵對便好。謝謝老師告知。”伏瑞去意已決,不是司徒煥三言兩語就能打消得了的。

“你能這樣談定,不錯。為師送你”司徒煥點了點頭。他對伏瑞的心性和智慧還是很滿意的。

“謝謝老師。”伏瑞收拾了一下,把句容院長的靈牌放入包袱當中,隨著司徒煥一前一後離開了學院。

走了一段路程,伏瑞堅持不讓司徒煥再送,司徒煥隻好作罷目送伏瑞離開。他歎了一口氣,心中有些失落。他為伏瑞起了一卦,卻看不出什麼,卦象顯現他這一趟有生死劫難。但又沒有解決的辦法。

自從他下界以來,總感覺到天機蒙蔽,所有的手段都無法使用,更無法演算天命之子的去向。能做的僅僅隻是發揮天璣一脈的武道雜學。

八個弟子,伏瑞離開了,還有七個弟子。他有牽掛,隻能留下來等待屬於他自己的機緣,他仍然堅信他的機緣就在伏虎山。

伏瑞的包袱裏有一份文書,是他鄉學的結業文書,憑借這份文書可以到縣學應試。通過縣學應試之後,便可參加府學州學應試。

隻要通過縣學應試之後,吃住行便由朝庭負責,這也算是儒門學子的福利。儒門學子算不得儒門中人,如果成為吏員還夠不上聖人弟子。隻有縣府州和朝中官員才有資格拜入聖人門下成為儒門弟子,以聖人弟子自稱。

所以儒門把控著文官,武將多為道門弟子,故而有稱道門把控著武將係統。唯獨佛門居於鄉野,信徒多為販夫走卒。當然,也有很多的文臣武將並非儒門和道門中人,他們隻忠於皇族,也為皇族重任信任。

言歸正傳,伏瑞的中州之行,他便是打定這個主意。通過縣試之後一路向中州而行,便是身上沒有什麼錢物,也可走到中州。當然,前題是他能一路過關斬將,順利通過考試。

以縣學為例,如果沒有通過縣試,很多家境不錯的學子就會選擇留在縣學就學,等待來年再考。通過縣試的學子,則由縣學統一送到府學考試,也可留在縣學研修,待提高文章功夫再去府學會試。

縣試也就在這幾天,伏瑞剛好趕上。這些天縣城非常熱鬧,各地學子紛紛聚集在了縣城。伏瑞如果不是院長強留早就外出求學了,所以功夫做得很到位。

才十一歲的孩子,便能摸到門路,報名入院。縣學考的是詩詞文章,對聖人學說的理解。不同於府學州學,還要考察政務。對於伏瑞來說是輕車熟路,早早地就寫好文章,然後靜修司徒煥教的修煉之法。

也幸虧司徒煥給了他一些銀錢,要不然他隻能露宿街頭了。文院中每個考生都有木板隔離,但監考官可以樓上看到每一個考生的一舉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