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故事,何知為故(1 / 2)

誰都有過犯錯的時候,故事中的少年也不例外。

但彼時的父親,做法卻是拳腳相加。

此時,年幼時的陰影,由此萌生。

後來到了初中,即便父親再也沒對他動過手,但少年和父母之間,已經有了一層深深的鴻溝。

自此,少年是真的孤身一人了。

可那時的他,真的不想與其他人接觸、並交心的嗎?

他也想啊,隻是他做不到。

不是他做不到,是眾人的排斥、厭惡和疏遠,使得少年淪落到這種地步。

孤獨的盡頭,隻會滋生無窮無盡的孤獨。

後來的他,抑鬱了。

每每一到假期,他就不願意在家裏多待。

嘴上永遠都是我出去找朋友們玩了,可他真的去找了嗎?

根本是無人可尋。WwWx520xs.com

因為小鄉鎮的緣故,少年能去的地方非常少非常少,而他因為這些年的經曆,開始畏懼人多的地方了。

就這樣,長期以往的孤獨、渴望與他人交流的心,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傷害了。

後來啊,除了少年自己一個人之外,壓根沒有人知道他抑鬱過,更沒人知道,他是怎麼從抑鬱之中走出來的。

用了很長的時間,他終於從越來越嚴重的抑鬱之中走出來了。

隻不過,他是自己一個人走出來的。

最終他是孤身一人治好了自己,那麼即便真的隻剩下自己一個人,那又有何妨?

他治好了自己,他也想明白了,他不是非要身邊有人不可。

那時候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其實一個人孤獨著也挺好。

後來的經曆讓他也相信這一點,沒有他人的幹擾,他自己一個人可以做到很多很多的事情。

不被他人影響,自己可以隨心所欲去做想做的事情,自己至少過得很自由。

是啊,真的很自由很自由,無拘無束的,就是偶爾寧靜的有點孤獨、有點寂寞了而已。

再加上,後來他與父母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無法調和。

他有他的觀點,他有他的思維,他做他想要去做的事情。

但是這樣的觀點,是不被認可的。

或許是因為父親的觀念比較守舊吧。

最終,在無數次的矛盾積累起來之後,隨著一次小矛盾的點起,壓垮了所有支撐著少年信念的稻草。

信念破風殘敗,最終少年跟家裏決裂,自己一個人出去了,過著屬於自己的生活。

在那期間,少年的母親想過要拯救他,因為她以為是自己的孩子,心裏得了病。

是啊,每個家長都會這麼認為……而偏偏大多數還是到已經無法挽回的地步,才意識到這樣嚴重的問題。

少年的心已經病了,但他自己已經治好了。

他對任何事物都看得很清了,但是他終於是孤身一人了。

少年跟父親之間的矛盾,是最重的。

所以他並沒有排斥母親,誰能想到母親想要給他找心理醫生,都不敢明麵告訴他呢?

結果是什麼呢?

少年一番發自內心的言論,反而說服了心理醫生,甚至還把人家說的都哭了。

很離譜但很真實,因為他真的看得很清很清,他看到了許多人都看不到的東西。

是啊,曾幾何時的少年,一直以來心靈都單純的如同孩子一般。

可是,仿佛隻是一瞬間,他卻突然長大了,懂了好多好多。

而懂了這麼多的代價……就是身邊不再有人陪伴。

少年的母親,礙於父親的存在,隻能偶爾來幫一下他,但畢竟給不了許多真正的幫助。

少年一個人,生活至今……

“這就是他的故事,一個很普通的故事,一個很心酸的故事,一個讓人……也不知道該如何評價的故事。”

蘇時修頓了頓,隨後無奈地笑了笑。

“或許從一開始,那個少年就已經錯得一敗塗地,但能將少年逼到那樣的地步上,他身邊的人不可能一點錯都沒有。”

莉夏乖巧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