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謠言四起(1 / 2)

王仲澤沒有否定董嬌的看法,因為他在見到那位崔上將時就是這個感覺,麵對他國來的普通商人如此隆重,未免有些小題大做,加之他言辭一直強調兩國之好,刻意得像生怕他們不知道一樣。

“沒想到童老板也看出來了,這位崔將軍的確奇怪,以朝麗武將的脾性而言,他不該對我們如此熱絡。”

“正是,”董嬌提起昨日在漁坊的見聞,“昨天漁坊的老板說,兩國之間的矛盾他們已向朝麗守將反饋多次,按理說朝麗人吃了這麼久的悶虧他不可能毫不知情。如今梁人上門,他多少都該為自家百姓受屈這事兒在我們身上使點絆子,可他沒有,甚至我這生意都順利得不像話,朝麗人何時變得如此能忍氣吞聲了?”

王仲澤暗中思量,如果海上的矛盾起源於梁,朝麗卻連半句怨言都沒有,那麼隻有兩種可能。

一,朝麗膽小怕事。

二,朝麗自導自演。

第一種不太可能,朝麗作為海島小國一直對內陸土地虎視眈眈,他們的野心可從未消減,一直保持平靜是因大梁沒有衰敗之相,貿然起衝突無疑是以卵擊石,但若大梁開始走下坡路,朝麗這隻餓狼絕對會在大梁的脖子上狠狠咬下一口。

所以基於這個前提,一向仗著附屬國身份慣會跟大梁討價還價的朝麗人此番吃了虧卻毫無表示就顯得十分可疑,如果他猜得不錯,朝麗怕是既想維持兩國表麵上的友好又不想讓自家百姓被梁人同化,所以自導自演暗中挑撥。

若真如此,恐怕朝麗人在掩蓋什麼更大的陰謀,想借他們給大梁傳輸一切盡在掌握中的假象!

王仲澤後背一涼,這事兒不簡單,他必須馬上請顧都督派人回去稟告陛下才行。

“童老板,某先行一步。”王仲澤拱手告辭登車離開。

……

上京城的秋雨接連下了好多日,就如坊間的謠言密密麻麻,近日不知從何處傳出一個極為荒誕的謠言,說大梁的玉麵殺神顧大人是前朝餘孽,因隻有胤人血脈才能開啟劍廬秘寶,所以他與前朝必有關聯。

這些無稽之談一開始本沒有人信,可說的人多了,自然會傳進慧明帝耳朵裏。

紫宸殿內,慧明帝將三個兒子及兵部尚書穀國源召集到內廳議事,這次的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他雖不信,但心裏還是被種下懷疑的種子。

“近日坊間起的謠言你們如何看。”皇帝沉著臉,看不出他想要的答案是什麼。

自太子失勢後,如今晉王最有話語權,見其他二人都不表態,他不露痕跡地譏諷一笑上前道:“回父皇,此事兒臣覺得需嚴查,雖說無憑無據不該懷疑顧都督,但這事兒傳得有鼻子有眼,若要說是空穴來風,兒臣覺得未必。”

太子苦無處給顧承允下絆子久已,難得晉王跟他不謀而合,他當然樂意落井下石,“父皇,兒臣附議,都說蒼蠅不叮無縫的蛋,若顧家真的沒問題,背後攛掇這些流言的人又怎會將矛頭指向他,這說不通。”

慧明帝眉頭輕蹙,手中把玩珠玉手串的頻率欲顯煩躁。

穀國源越聽覺得越離譜,顧承允對大梁有多重要人盡皆知,如今因為這些風言風語來懷疑大梁的肱骨良臣,這是瘋了麼?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