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師(1 / 2)

“但那段時間南齊雖說來犯不頻,但每次都能讓我們吃悶虧,小侯爺怕派將士單獨前去會遭敵人的算計,這才讓陳易領兵鎮守裕南城,晏綏所在的虎賁營做先鋒,他自己親自領兵前去一探究竟。

結果這一走就出大事,先是虎賁營遇襲被敵人調虎離山,接著我軍糧草庫遭火攻,陳易作為副將鎮守裕南城聽聞此事立馬來援,結果大部隊剛出城不久,齊人又正麵進攻,反正那一仗因為將帥不在,我們打得一團亂,最後陳將軍不得已,隻能下令命大家棄城退守。

可誰知道,大軍才整頓回營,營裏就搜出將帥與南齊密聯的信件,頓時軍營上下人心渙散,鬧得不可開交。”

王旭娓娓道來,董嬌一邊聽一邊在心裏暗暗記錄,“這些消息是公開的嗎?如果我大哥去追捕南齊天師是事實,那些罪證又怎麼能落實呢?”

“不是,我當時接到的命令是與陳易一同鎮守裕南城,所以關於南齊天師一事無從得知,這些都是晏綏告訴大家的。好像當時將帥收到信時特地告知了他一聲,但怕打草驚蛇,將帥並沒有讓他對外聲張,畢竟此事不確定性太大,沒必要宣揚。

所以晏綏也是在那些證據被搜出來,有人懷疑將帥通敵叛國後才說出此事,陳易一開始也替將帥說話,但晏綏空口無憑,營裏證據確鑿,沒辦法,陳易隻能如實上報。

豈料新來的宣威將軍一接手,立馬就給將帥定了個通敵的名頭,我們可是從新兵蛋子就入的董家軍,董家幾代將帥什麼為人我們會不清楚?所以營裏當時就鬧翻天,其中以晏綏所管轄的虎賁營最為不平。”

這些和董嬌從閔家與顧承允那裏得到的消息相差不大,唯一不同的是,可以確定,董懷瑜單獨領兵出營的確是為了抓人,結果人沒抓到,反遭了自己人的埋伏。

雖說如此定義未有確鑿證據,但顧承允說過,裕南城外兩百裏有大戰痕跡,若不是董懷瑜遇襲的地方,那位置出事說不過去。

至於晏綏為什麼失蹤現在也有答案,他是當時董懷瑜離營真相的唯一見證人,隻要他沒了,董家這輩子都別想翻案!

而王旭為什麼能活,因為他當時接到的命令是與陳易一起鎮守裕南城,他未曾參與,也不知秘辛,所以如果他們這些跟董懷瑜有關聯的將士都被無差別一網打盡,就算此事證據確鑿,也難免被人誤會是在斬草除根。

所以為了不牽一發而動全身,他們不會殺這些不知情隻跟著喊冤的將士,但為了防止晏綏和董懷瑜投奔舊部,他們也一定在各方監視之中。

“我清楚了,多謝王將軍告知,這些軍中詳情若非麵談,恐怕京中難曉,就比如你所說的天師之事,朝廷似乎半點風聲都沒聽到。”

“什麼?陳易不是親自進京向陛下解釋,他沒有將天師密信一事告知陛下?!”王旭震驚。

他們遠在南境,鬧來鬧去都是那幫人,消息傳遞還得靠探馬,且武將無事不歸京,他們沒有麵聖的理由,也不夠品級,所以一直以為陛下是明知此事有問題卻還不分青紅皂白給董懷瑜定罪,讓他們氣憤!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