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細查(1 / 2)

顧承允帶著阿知阿無和蘇小樓趕到紹郡時,這裏已是一片狼藉,遍地的水窪將土地浸泡,馬蹄子踏在水中能全部淹沒,若是人走在其中,最少也得沒過腳踝,可想而知堤壩垮塌時的水流來勢有多凶猛。

“少爺,這裏下不去,要不我們再往前走二十裏,去堤壩上遊看看?”阿知提議。

阿無自然沒意見,隻要跟少主一起就行,但蘇小樓卻沉默得有些不像他自己。

顧承允應下,“嗯,先去看看大壩的情況。”

一行人又策馬疾行往上遊走,直到已經破出大窟窿的紹堤停下,幾人眉頭緊鎖。

這個堤壩開口的形狀很奇怪,左側雖然完全垮塌,但右側上方有朝內的凸起,並且底部現在還在泄水的地方呈圓弧狀,不像被水流衝垮的天然缺口。

若是水流迅猛所致,不會破得如此規整,這窟窿如此大,更似重物撞擊,或爆破所致。

顧承允麵色發寒,“小樓,拿紙筆,把形狀畫下來。阿知阿無,你二人拿我信物去尋長梅縣縣令,若他反抗就把人扣住,我親自審。”

“是。”

幾人分頭行動,蘇小樓從馬背上拿出紙筆,用書冊做墊,將眼前一幕完完整整臨摹下來。

顧承允能看出來的他自然也能看出來,三州水患極大可能是人為炸壩引起的奔流,加上天降大雨水勢更加急湍,而今卻未有官兵組織抗洪,官吏們不僅不作為還貪生怕死!

南境一戰各處都有兵力抽調,西部以菱州為首就抽走近十萬的軍隊,恐怕上頭追責下來,這三州的刺史和郡守都會以此作為他們失職的借口,簡直恬不知恥!

與此同時,菱州府衙內,菱州刺史劉炳、布政使錢鵬,及紹郡郡守王正全三人坐於一堂,王正全的臉色並不好看,眉頭都能擠出水來,兩腿不自覺抖動,企圖以此遮掩自己的慌亂。

“劉大人,不瞞您說,自那堤壩毀了以後,我是一天都沒睡過好覺,如今洪潮不退百姓們就沒了生計,我真怕這樣下去遲早出亂子。”王正全低眉順眼地偷看劉炳。

劉炳吹了吹茶盞裏的茶葉,“王郡守怕什麼,這百姓本官不都收留進菱州城了,能出什麼亂子。況且又不是我們不抗洪,此次南征朝廷就調走我菱州十萬駐軍,剩下的這點人,都忙著護城呢,哪兒有功夫去治水,若是內城兵力空缺災民們鬧起來誰負責?”

“就是,王郡守就別杞人憂天啦,咱們不是第一時間疏散了百姓嗎,雖說損失慘重,但人員傷亡不大,這便是有功。”錢鵬附和道。

王正全聽罷隻能低低歎息一聲,不敢再多置喙,他是劉炳一手提拔上來的,自然唯劉炳是從。

這次炸壩劉炳給的理由是菱州一帶素來多雨,頻發水災,但朝廷每年撥給菱州的款項都與其他州府無異,這對菱州來說不過杯水車薪。

此次菱州連降十多天的大雨本就有發洪水的趨勢,反正遲早就要遭難,他們便順勢而為,借此機會將年久失修的水壩重新加高修築,為老百姓解決後顧之憂。

王正全一開始不敢幹,但是劉炳又說此事是上頭的意思,而劉炳的上頭,是太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