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不該(1 / 2)

她站在台前,麵對酒樓內投來形形色色的目光,磊落光明:“若童某記得不錯,泰和元年大梁攻打大胤時,若非鎮國公董老將軍舍一臂護住太祖,恐怕就無今日之梁。泰和十一年,太祖病逝信王逼宮,若非護國公董和豫於亂戰之中斬信王首級於馬下,先帝恐難登基創太平盛世。”

“福安九年,護國公攜十萬董家軍攻打南蠻以少勝多,拿下房州鄞州,逼得南蠻節節敗退與大梁簽訂條約十年內絕不再犯梁國邊境。”

“靖康六年,東夷來襲,護國公為保邊境百姓安寧,寧戰死不棄城,八千兵卒靠著樹皮草根死守西雁關整整十天,當援軍趕到西雁關時看到的是什麼?是董家軍的兵卒以身為杆到死都沒離開城門半步,看到的是護國公眼眶充血骨瘦如柴卻還在拉弓射敵,最後死於力竭!”

“就算董家有罪,董懷瑜從前功績一筆作廢,但大梁的開國護國之臣不該被爾等借著酒勁當成笑柄談資來調笑作樂,生而為人,若對先烈連最基本的敬畏之心都沒有,還配稱為人嗎!”

她一聲聲一句句,將董家從前功績攤開來放在眾人眼前,這些故事每當將士凱旋回京麵聖後,坊間無不編作話本傳唱四方,京中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不少氣血方剛的年輕人聽完也是不平,就算董家如今惹了聖怒,但董家的功績不會因此而改變。

逝者為大,忠烈們的無畏犧牲不該淪為後人的談資,孕育和輔佐英雄們的女人也不該成為失德者酒後的玩笑話。

起子小人出言不遜,屬實下流!

秦良彥隻覺眼眶有些發熱,董家的功績,果然百姓們都記得,他看向那站在戲台跟前以一人之軀抵禦萬千目光的少年隻覺喉頭發緊。

他也想把董懷瑜這些年打過的勝仗給百姓們數一數,可是不能。

昭告了四海的罪臣之軀,無人敢為其伸冤。

“趙公子,就算明威將軍罪該萬死,但你不該折辱董府女眷啊,女子守於深閨一心相夫教子,董家素來克己複禮對兒孫要求更加嚴格,若是沒有這些夫人小姐,董家哪來那麼多忠烈英雄。”

“對啊,陛下善待董家便是顧念董府忠義,而你卻在這混淆視聽,你有何居心啊?”

“就是!還問我們覺得對不對,真是喝了二兩黃湯口不擇言,若叫趙大人和趙老爺子知你今日所為,還不知臉要丟到哪去,你才真是辱沒趙家門風!”

周圍議論聲不絕於耳,眾人都被董嬌的話點燃,對趙子駿群起攻之。

“你們!你們休要胡言!”

趙子駿沒想到會被千夫所指,頓時酒勁盡散,回想起自己先前言論才驚覺其中不妥之處眾多,再加上這少年的煽風點火,若真傳到有心人耳中,定少不了在禦前參趙家一筆……

“夠了!今日之事是我趙子駿失言,與趙家沒半點關係,你們莫要胡亂攀扯!”他轉身欲走,突然頓步:“你叫什麼名字。”

董嬌平視:“在下童喬。”

“行,給小爺等著!走!”說罷,領著一眾紈絝和隨從離開百香居。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