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至今,五行八作、三教九流,各行有各行的規矩和禁忌。
壞規矩、犯禁忌,輕則遭同行鄙夷排擠不說,甚至有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
就像我的爺爺,一輩子替人打造棺材,最後因為救我自破行規禁忌,被活活悶死在棺材裏。
爺爺外號“鄭老锛”,十多歲就拜師學習木匠手藝,後半輩子在老家鎮上經營著一間棺材鋪,那年頭農村地區還沒推行火葬,爺爺手藝精湛,棺材鋪生意還算興旺。
我十八歲高中畢業那年,爸媽南下做生意的途中遭逢船難雙雙殞命,爺爺白發人送黑發人,身心受到巨大的打擊。
從那以後,本就不善言辭的爺爺越發沉默寡言,整天在刨花堆裏擺弄锛鑿斧鋸,似乎隻有忙碌才能消減心裏的悲痛。
父母不在了,我想著跟爺爺學做木工,將來也好有門技藝傍身,可爺爺死活不答應,隻讓我幫著他搬木頭打下手。
這天太陽剛落山,爺爺照例讓我給棺材鋪上板打烊。
棺材鋪有條約定俗成的規矩,叫做“入夜不迎客”,因為畢竟做的是死人買賣,天黑後如果還敞開大門,容易引來鬼祟精邪。
天色漸漸黑了下來,我和爺爺吃完晚飯正在後院乘涼,這時傳來一陣敲門聲。
敲門聲有些怪異,似乎暗藏著規律,先是急促重敲六下,然後又緩慢輕敲三下。
我剛要起身去察看,爺爺伸出蒲扇攔住我,側耳聽著敲門聲,眉頭漸漸皺了起來:“這敲門法是用的‘叩冥關’,恐怕來者不善!”
所謂“叩冥關”,是老年間敲門報喪的手法,表示亡故者是凶亡橫死、不壽而夭,懂行的人一聽就知道其中含義。
爺爺從藤椅上起身,親自來到大門口,隔著門板朝外說道:“小店夜不迎客,要買棺材白天再來。”
這時就聽到門外響起一個沙啞低沉的男人聲音:“鄭老爺子,我是外鄉人,家裏有急喪,聽說您打棺材手藝最好,特意趕來訂做一副棺木。我還急著趕回去,請您行個方便開開門。”
“承蒙關照,”爺爺態度很堅決:“但行有行規,您還是請回吧。”
門外陌生人沒有再說話,片刻之寂靜後,突然又響起男女哭喊聲:“爹,阿銘,我們回來了,快開門讓我們進去!”
我和爺爺聽到哭喊聲,頓時臉色大變!
這分明是我那已經去世半年多的爸媽的聲音!
爸媽遭遇船難死在外地,難道是他們的魂魄找回家了?
我伸手就要開門一看究竟,爺爺一把攔住我,臉色沉痛:“阿銘,這事有蹊蹺,不能開門!”
我這時候心神激蕩,完全沒了理智,哪還顧得了那麼多?強行湊到門邊,抽開了門栓。
刹那間,一股猛烈的夜風從屋外刮起,將棺材鋪大門門板狠狠推開!
昏暗的門外哪有爸媽的影子?隻看到台階下停著一輛木板車,車邊一個身穿蓑衣、頭戴鬥笠、看不清容貌的怪人正發出嗬嗬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