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堯、舜、禹,夏、商、周,春秋爭霸,戰國稱雄,最後統一為秦。秦滅以後,楚漢之爭又起,最後統一為漢。
公元一八四年,由於漢王朝宦官弄權,朝綱不振,民不聊生。在河北巨鹿,一個名為張角的人率領數萬窮苦人民,高喊“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號,發起了規模浩大的“黃巾起義”。
人人頭束黃巾,席卷中華大地。大將軍何進命各州郡招募兵馬抵禦黃巾,使得各個地方的官僚擁有重兵。
黃巾滅後,十常侍亂政,朝廷召董卓虎狼之師進京保駕,卻招來了更大的禍患。曹操行刺董卓失敗,回歸故裏,散盡家資,發檄文號召天下十八路諸侯組成聯軍討伐董卓。董卓敗陣,火燒洛陽,遷都長安,而聯軍也因為內部意見不合,各自散去,成群雄割據之勢。
一場因“勤王”引起的新動亂,又要展開。
董卓火燒洛陽後,王允、貂蟬施“連環計”,讓呂布、董卓互相殘殺,最終董卓死於呂布之手。董卓雖滅,李傕郭汜又趁亂而起,打了呂布一個措手不及。
呂布無奈,隻能攜著貂蟬流亡天下,最後被曹操、劉備聯手所滅。曹操與袁紹,本是好友,但各自為政,爭端既起,難免兵戎相見。
“官渡之戰”後,曹操勝而袁紹滅,曹操的勢力得到了極大的擴張。劉備脫離曹操,曹操憤而攻之,劉備隻得敗投荊州劉表。江東這邊,由於孫堅被劉表暗算,死在劉表部將黃祖手上。
孫堅長子孫策,以玉璽為質,在袁術處借得兵馬。又遇周瑜,聘得張昭、張紘,收降大將太史慈,自此橫掃江東,卻又被許貢家客暗算,因傷而逝,其弟孫權繼位,早早的擁有了一片基業。昔日霸星已落其四,隻剩下曹操、劉表、劉備三人而已。
亂世亦有江湖,張角的“黃巾起義”雖被鎮壓,但他所創立的“太平道”卻日漸興隆,在江湖中地位之高,與玄清道與幻清道重新合為一家的“玄奕門”並列當世之最,門徒遍及天下。
如今江湖上最有名望的除了玄奕門與太平道以外,還有“紫陽觀”與“清風觀”兩家。紫陽冠的開派人名叫龐德公,清風觀的開派人叫做崔州平,此二人均是當世之名士。雖然是江湖後起門派,開派不滿十年,但龐崔二人聲名遠播,加上自身功力深厚,也在江湖中占了重要的位置。
時過境遷,人們將天下武學分為“清流”與“激流”兩大流派。
“清流”者,重在修心,以輕靈柔和的技巧反守為攻,克敵製勝。進境不快,但越練功力越是高深,玄奕門的武學便是這個流派的代表;
“激流”者,不重修心,以剛猛霸道,殺死對手為主,往往為取得勝利而不擇手段,進境雖然飛快,但若修煉長久了,定性稍差點便會走火入魔,太平道的武學便其中翹楚。
兩種流派均有人達至頂點,但人們追求的並不是將其中一種發揮至極限,而是將兩種流派合二為一,共同修煉的方法。
可惜武學雖妙,卻會因時間的推移而被人慢慢淡忘,能夠同時掌握兩種流派並且運用自如的人,除了當年的南北西東、林無悔、冥神魔君、呼覺、呼眠、南宮獨木等人,再也沒有了。這些人,也成了江湖中人心目中的傳奇。
江湖中也隨著天下大亂,形成了一個特殊的“亂世”,公元二〇七年,故事就是在這一年發生的。
柳城,一座看起來並不華麗的驛館,一個人躺在床上,呼吸甚是急促,麵色蒼白,顯然已病入膏肓。
這奄奄一息的人便是曹操手下謀臣,軍事祭酒郭嘉,郭奉孝。床頭旁立一位青年,見郭嘉這個樣子,神情甚是焦急。
郭嘉喘息了一會兒,對這青年道:“雄之,方才我所言,你可記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