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生,你送送沈老師吧!學校水缸裏的水不多了,我下午還要與你三位叔叔一起去看看樹苗情況,趕快統計出來缺苗數量給鄉裏報上去,今年樹苗才能更快下來!”吃完飯高國良對正在收拾桌子的兒子說道。
“行,爸你去學校忙你的!”高寶生道。
學校在村南,距離綠海湖泉水有兩裏左右路程,村裏人都是自覺的幫老師挑水,這習慣從高寶生小時候就開始有了。
沈若冰向高寶生家人告謝,村長的小心思她如何看不到,對於高寶生她也是知道一些,村裏唯一一個去縣裏上高中,又考上大學的,不過聽說昨天跳湖了,今天看起來卻是沒有什麼異樣。
高寶生跟在沈若冰身後與她一起回學校,沈若冰沒有說話他也沒說,人家女孩子很明顯不想與他有過多的接觸,不過能夠來他們村支教,高寶生心裏還是十分感激的。
從高家灣到縣城一路沙地騎車都要三個多小時,這地方窮苦城裏人能忍受這裏的生活的可是不多,兩人一起來到學校,看到學校裏有很多小孩還正在玩耍。附近三個村子的孩子中午大多都不回去,他們帶著玉米麵粑粑喝幾口水中午飯就算解決,看見沈若冰回來都向她問好,沈若冰這個時候臉上卻是露出了笑容,她對每個孩子說著注意的話。
“水桶在哪兒,我去挑水!”高寶生說道。
家裏生活艱苦,今天他炸小魚看著母親欲言又止,高寶生就想盡快找辦法改善下家裏生活,趕快幫完忙他需要思考下如何賺錢,最起碼不要每頓都是蒸洋芋與玉米麵粑粑了!
“我…也不知道,我才來半個月時間,上次黑娃他爸幫忙挑的水,他自己找的扁擔!”沈若冰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沒事兒,我自己找吧!”高寶生說著前往沈若冰所住房間旁邊的庫房,沈若冰想了下最後還是跟了上來與他一起找。
“我也很久沒有給學校挑水了,扁擔不在這裏,是不是在哪個教室?這學校的房子也太破了,倉庫裏已經能夠看到藍天了,以後進入這裏可得小心,要是塌下來可就不是小事兒了!”高寶生說道。
這個庫房與老師房間是一起用土磚建蓋的,按照高寶生腦海裏的記憶,這土屋最少有十年壽命了,放在後世這種危房流浪漢都不會去住的。
“還行吧!四間教室房頂也是漏雨,修過後隻要下雨還漏,鄉裏資金緊張,要等大翻修資金下來才行…二蛋,你有沒有看見學校扁擔?”沈若冰一邊給劉辛說,一邊詢問學校裏正在奔跑玩耍的孩子。
“三年級高海濤拿去了,老師我去給你要!”孩子聽到這裏又飛奔離開了,高寶生從這孩子身上看到自己小的時候,與後世的孩子相比,這些小孩雖然物資極缺,樂觀與禮貌卻是從來不少。
扁擔找到了,高寶生挑著兩個空桶出去了。有了上午的經驗,這一次高寶生不急不躁花了兩個半小時,把學校兩個水缸全部挑滿水,看見沈若冰正在給孩子們上課,高寶生把扁擔與水桶放進庫房,就離開了。
離開學校回到家,家裏隻有奶奶一人正在拉著鞋底,母親與父親一起去綠海口檢查去年新種樹苗成效去了,過幾年鄉裏就會派車給這些樹苗灌溉,死去的樹苗需要挖出來重新種。高家灣就是這樣一直種樹一直治沙補苗盡量保存村子周圍樹木數量,才能保持村子不被沙漠吞噬。
高寶生因為是家裏最小的,從小就很少幹重活,即使現在村裏組織檢查樹苗,高國良也沒有讓高寶生去,今天給沈若冰挑水就算他的工作了!
與奶奶說了一會兒話,高寶生心裏想著如何能夠改變家裏的生活環境,能夠改變整個高家灣的生活環境。
高家灣沒有什麼特產,非要說特別的那就是他們村的綠海湖了。他有【倉庫】可以使用,要賺點錢養家那是容易,可是那必須離開家,如今還不是他能走的時候。
想了很久沒有什麼思路,還是先賺點小錢花吧!高寶生從家裏拿了點玉米麵,再一次向綠海湖走去。來到綠水湖現在正是中午,村裏人都去檢查樹苗去了隻有一些半大的小孩在湖邊玩耍,對於高家灣村民來說,綠海湖是他們兒時全部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