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甜,你真的想知道嗎?”章小強看著她的眼睛輕聲的問道。
“嗯,我想知道。我願意為你分擔一切,不管是快樂還是憂傷。”劉思甜堅決的點了點頭。
“那你必須保證不準對任何人說起,就連你的媽媽也不能說。”
“我保證,我向毛主······哦,不,我向你保證!絕不對第二個人說。”
看著她那堅定的眼神,章小強把那段他埋藏在心中的記憶一一道來,“我自幼生活在一個很偏遠很偏遠的山村裏,村子裏人煙稀少,也就幾十戶人家。靠山吃山,那裏的村民都靠打獵為生。我打記事起就和爺爺生活在一起了,爺爺每天都會帶我上山打獵,也不見他如何費力,卻總能打倒一些獵物,倒經常讓別的一些獵戶羨慕不已。然後每隔三岔五他就會帶著我翻山越嶺走上半天的山路去到鎮上的公社,用打來的獵物換些油鹽柴米和一些生活的必需品,我從來就不曾離開爺爺過······在我四歲那年,有一天,爺爺突然對我說:‘小強,要是哪天爺爺不見了,你會怎麼辦?’我當然不幹了,我說那我就去找你。爺爺卻說:‘我要是去了一個很遠很遠的地方,你找不到我呢?’我記得當時我哭了,我說,爺爺你不要走,我怕我找不到你······爺爺又說:‘我現在開始教你一些將來可以找到我的本事,你願意學嗎?’我當時也不知道爺爺為什麼那樣說,隻是用力的一個勁點頭······
從那開始,除了還和以前一樣上山打獵和去鎮上公社的時候之外,我就每天跟爺爺學本事······,爺爺教的甚雜,武功暗器、史書兵法,還有奇門遁甲,哪一樣不是極其難懂,枯燥無味······我總找些機會就溜去和別的孩子玩耍,可是一旦被爺爺發現,除了手心要挨板子的話,還要被罰跪,甚至不準吃飯······
記得有一回,我一早醒來,發現爺爺突然不見了,原以為他可能獨自一人是去鎮上公社去了,可一直到天黑他也沒有回來,我也不敢出門去找他,看著漆黑的夜空,我大哭起來,直到哭的嗓子都啞了,爺爺依然沒有回來······到了第二天,爺爺終於回來了,我抱著他的大腿邊哭邊嚷:‘爺爺,你不要走了,我再也不頑皮了,我跟你好好學本事······’
從那以後,我認真學習爺爺教的每一樣東西,學著學著,感覺那些深奧難懂、枯燥無味的東西竟變得簡單有趣起來。爺爺也看得滿心歡喜······,功課之餘,我便纏著爺爺講故事,我打小就最喜歡聽他講故事了,說什麼大禹治水、嫦娥奔月、精衛填海······
有一天,我又纏著爺爺講故事,爺爺想了想便道:‘今天我給你講一個《張良納履》的故事······’我聽完若有所思,聽爺爺笑道:‘這個故事本意是說大丈夫無信不立,可那張良為學得本事不惜為老人納履,最終成為曆史一代名將。’我恍然大悟,那張良為求學尚且如此,而我卻有爺爺親力傳授,更豈有不珍惜之理?
一年之後,爺爺又開始教我認毒蟲,識百草,······我越學越覺得有興趣,又過得半年,我又開始接觸數理和星象的入門知識,我就感覺爺爺就似一本無窮無盡的書,他知道的永遠學不完,我越來越沉醉喜歡這些知識了,因為我已經把它們當作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後來,我到了六歲了,爺爺突然帶我離開了那個小村,也離開了那個小鎮,來到了這個縣城裏,然而,每天爺爺布置的功課我是每天必修,後來我又上了學堂······還記得那個吳校長嗎,就是那個吳青山,當時爺爺與他走得比較近,經常帶我去他家裏······,他家有一間很大的書房,藏書之多實屬罕見,各類史書典籍簡直是應有盡有,隨我翻閱,當他看到我小小年紀就抱著那些書看時,也驚詫不已,連稱後生可畏,同時也稱我爺爺為奇人······後來,我上了學之後,便常常獨自一人去他家看書,用了兩年的時間我看完了所有的史誌、兵法、易學、醫書、數學、天文地理,而其他的一些文學詩詞類我卻不感絲毫興趣······後來我才知道爺爺的別有用心,原來他讓我上學是假,而讓我去吳校長家裏看書才是他的初衷······”想起爺爺的一番用心良苦,章小強不禁低歎一聲。
“可是,你小小年紀,如何能接受這麼多知識?”劉思甜聽到這裏滿腦子都是問號。
“我也不是很清楚,隻知道我從小就有過目不忘的能力,就算一篇再深奧的孫子兵法,我一遍看下來,雖不能盡理解其中含義,卻也能背誦。”章小強說道。
“哦,我明白了,你可能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天才吧!”劉思甜肯定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