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有很多同學會問,為什麼將太陽和木星中最高的氫氣密度推測為固體氫氣密度的16倍呢?首先,我認為太陽和木星上的氫氣和我們地球上的氫氣有非常大的區別,這些密度非常高的氫氣應該是高階狀態的氫氣。如果這些氫氣是高階氫氣的話,那太陽和木星中所含的其他元素物質同樣應該是我們地球上物質的高階形態,這樣就可以推測其他物質也可以擁有高階的形態,那麼我們推測高階水的存在就有了非常大的理論依據了。其次,太陽和木星上氫氣的密度大約是固體氫氣密度的12倍,根據我們前麵關於高階物質的翻倍理論,12這個數字很可能不是氫氣高階狀態的密度倍數,也很大不可能是32倍,這和12這個數字相差比較大,16這個數字比較合適。最後,在前麵提到修仙飛升的事情,那我們地球上的修仙者到達怎樣的程度就會飛升呢?太陽和木星中氫氣的密度給我們給出了答案。據我推測,我們地球上能夠合成的高階水最高隻能是我們普通水的16倍,也就是高階水的水分子由32個氫原子和16個氧原子組成。我們地球上的各種生命可以進行4次生命升華,當通過第四次生命升華後,就會受到我們太陽係的排斥,飛升到更高階的生命星球之中。”
一位同學站起來說道:“趙會長關於太陽和木星上氫氣的密度的推測,的確在一定程度上給高階水的合成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佐證,關於高階氫氣的存在也是推測,我們地球上沒有高階物質的存在。如果想要更多的人認可我們的觀點,還是非常困難的,請問趙會長還有什麼重要的理論依據嗎?”
趙啟學回答道:“這位同學雖然有一點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態度,不過這位同學所說的也是一個事實,我們關於高階物質的理論全部是來自推測,即使太陽和木星上的氫氣是高階的氫氣,以我們現在的科技水平,也不可能從太陽或者木星上取回氫氣的樣本進行分析。不過要想證明高階物質的存在,除了根據我們的推測進行實驗之外,還可以捕獲太空中的一些隕石來進行研究。每一顆掉落到我們地球上還能存在的隕石,其密度非常高,即使它在太空中可能是普通的物質,但是在經過我們地球大氣層時,和去我們地球的大氣層發生了劇烈的摩擦和燃燒,在這持續的燃燒過程中,有可能將普通的物質變成更高一級的物質。雖然我們地球上出現了很多隕石,不過各國的科學家對隕石的研究成果非常少,我們也難以知道隕石中是否蘊藏一些高階的物質。”
“除了對隕石進行研究之外,我們還可以對太陽係中離我們地球比較近的行星進行研究。我們可以向一些行星發射一些航天設備,從這些行星采集一些岩土帶回來進行研究,有可能我們會發現高階的物質。畢竟這些行星都是一些死星,沒有孕育過生命,也不會發生星球環境巨變的事情,導致高階物質轉換成普通的物質。根據一些航天大國的科技實力,這些國家有能力從其他行星中采集到岩土帶回來進行研究的。”
“對於太陽和木星中的氫氣到底是不是高階的氫氣這個問題,其實我們可以在地球上進行一些實驗來進行反推的。各位同學都知道,氫彈就是利用氫的同位素發生核聚變的原理,而太陽一直在進行著核聚變,兩者的化學反應是一樣的,那麼氫彈爆炸也會和太陽一樣產生同樣的各種輻射能量。以我們現在的科學技術水平,可以用各種儀器來分析氫同位素進行核聚變反應產生的各種輻射能量,然後和我們觀測到的太陽產生的核輻射進行對比分析,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知道兩者的區別和相同之處了。如果兩者沒有區別,那就說明高階氫氣是不存在的,太陽和木星上的氫氣就是另一種形態的氫氣而已;如果兩者有非常大的不同,就可以反推高階氫氣的存在,那麼合成高階水和其他高階物質就存在非常大的可能性。好了,各位同學還有什麼問題沒有?沒有的話,我們今天的社團議題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