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說法(1 / 2)

待閉關中醒來。千種感悟。萬種思緒。浮上心頭。

看下方,已是密密麻麻,人頭攢動,然而陸堯卻並沒有絲毫意外的情緒。

外界的事物,雖然並沒有看到,但在他心中,已和親眼看到並無區別。甚至,比親眼看到還要更加真實。

踏在空中,陸堯緩緩站起身來。在他身周,一片玄奧的波動頓時隨之而動。

下方,隨著陸堯的動作,諸多修者剛才聽到的美妙天音頓時消失,那一種明悟,也在他們心裏消失了,頓時感到空蕩蕩的,有一種莫名的失落感。

不過,即便如此,他們也收獲匪淺,比自己獨自閉關參悟,不知要多了多少未知的經驗。

群修中,不知是誰,突然醒悟過來。遙遙的對空中的陸堯行了個禮。無比恭敬的道:“還請大師賜法!”

一眾人等頓時也醒悟過來,或行佛禮,或行道禮,紛紛道:“還請大師賜法!”

這其中,有道家前輩高人,有佛教高僧,更有散修中的各大領袖,然而,在這一刻,他們卻像一個初學道者一樣,變得無比虔誠。

也不怪他們如此,修道之學。達者為先,他們很多道法高深之人都明了陸堯的來由,知道他是一介散修出身,論修道年歲,比自己小了不知道多少輩。雖然不知道陸堯在這短短數年中為何達到如此地步,然而他們卻知道,無論道家佛家,都有頓悟一說,悟到了,便一步登天,遠眾人。這種事,在修道曆史上。也有過幾次。

因此,陸堯現在對道的體悟過他們,群修要向他請教,陸堯便是他們的前輩,先生。日後,他們對道的體悟過了陸堯,陸堯轉要向他們請教時,他們便是前輩。這正是學海無涯,達者為先的道理。

陸堯心中絲毫不起波動!就像一個事事通明的智者般,微笑著,掃視了一眼下方群修,這才緩緩道:“諸位道友,不必多禮。既然來此。便是緣分,陸某修道不過數載,論修道經驗,實是與諸位相差甚遠。隻是,陸某有過一番奇遇,機緣巧合之下,才到如今地步。既然。諸位道友向我問道,賜法之說不敢當,我便說說我對道的體悟吧!”

聲音雖不大,卻無比清晰的傳到眾人耳中。聽到陸堯的話,一眾人等紛紛認真聆聽起來,生怕漏過一個字。

“我對道的體悟,很簡單,道,並不神秘,隻是宇宙中存在的諸多自然法規的合稱而已。太陽升起。落下,是道;天有明暗,陰晴,是道;人有生老病死,悲歡離合,也是道。而像世間所謂科學家研究的科學,也是道”隻是,我們修道者修道,乃是探索自身、內心“初習道者,以內心感受自身奧妙,掘自身奧妙以達到身體健康,長壽的目的;習道高深者,便是感悟這個世界的天地法則。以自身融於天地,以自身為介,以天地間的種種力量為己用,這便是神通、道法,;更高深者,外則知天地宇宙。能曉陰陽,明天理,舉手便能翻江倒海,肉身遨遊天地八方;內則明自身變化,曆千載而容顏不老,入水不侵,入火不化,外物不能傷其身,更深者,則通達宇宙奧秘。諸多無形無相的法則,便如你我腳下之水一樣,可看到,可摸到,還可拿來使用,這,便是如今我的境界。至於再高一步,我想,便是可以隨意使用這些法則了吧。到那時,入太陽而身不焚,遨遊宇宙如遊自家庭院,到這一步,我想,便足以稱為仙了。至於更高深的境界,我尚未修到那一步,卻是無從推測了“而大多修道者日常所不屑的所謂科學,我說同樣是道,此話並非虛言,隻是,人們所研究的科學,乃是人類外部法件而已,以外部力量改變生活條件,足以。

然而想要得長生,卻是水中撈月的事,不可長久。此乃科學不如修道之處,然則,對於外部武器的研究。若繼續展下去,科學卻並不遜色於我們修道,各有巧妙不同罷了,”

群修聽著陸堯的話,或皺眉沉思。或點頭讚同,或微微搖頭,表情各不相同,不過有一個相同點,就是沒有一人敢出聲,生怕打斷他的話。

“再說修煉之法,我們修道者修煉之法萬千,各有巧妙不同,然則。無論哪家哪派,基礎之學均為入定。因為,無論溝通內宇宙,還是外宇宙,都必須靜。喧鬧處對麵大吼不可聞,極靜處針落之聲卻無比清晰,就是這個道理。修道者一入定。身體至靜,靈魂則無比清醒,到此時,內感體內則能聽到血川心”看到五髒運做一一從而調理陰陽。集天地之韋。遴心不刪死之法則,使身體日益強健,與日月長青。外感宇宙,則為靈魂出竅,觀察萬物,以肉眼不可達之神通,通透自然。明理法則。既而以魂靈之力調動天地法則,成就各種不可思議之事,這便是神通。而神通,又分多種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