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不可……”關平急忙上前扯住,關興、張苞也來哀求。
“吾兄弟三人義結金蘭,矢誌報國,今漢室已亡,二人皆去,吾豈能獨生?”
關羽掃視幾人,緩緩道:“我與孫策各為其主,但彼此敬慕,此人乃明主,必不會加害爾等,記住:好生將阿鬥撫養成人,為劉家留下一條血脈,我三人九泉之下,亦瞑目矣!”
關平、關興、張苞三人跪在地上大哭,漢室已亡,他們本就心中慌亂,此時關羽決定自殺,最後的依靠也倒塌,仿佛天崩地裂一般。
關羽對關平吩咐道:“吾已年過六旬,與二位兄弟誓同生死,漢室已亡,雖死何憾?爾等當如手足一般彼此照應,更不可為我們報仇,將我屍首運回長安,與兄長同葬……”
關羽心中悲痛至極,不想再多活片刻,更不想多說一句話,匆匆安排完後事,揮劍自刎。
一股鮮血迎風飄灑,如流光飛向遠處,關羽遙望長安方向,屍體矗立不倒。
關平哭了一陣,命人到營中找來擔架,將關羽屍首抬下山,命張翼將人馬帶回梓潼,由吳懿接管。
身旁隻跟著周倉、廖化和一百餘名舊將,一行人往漢中而去。
吳懿得知關羽自殺,成都已經失守,未等甘寧兵到,便主動率眾而降,自此益州全境平定。
周瑜聞報大喜,站在成都城頭上仰天長嘯,曾記得當初隨孫策下江東,不過借了三千兵馬,如今天下一統,成就霸業,這是何等壯舉?
當初入川時,遇到紫虛上人,一眼便看出周瑜氣短神虛,印堂發暗,似有短命之兆,周瑜忙將噩夢之事告知,尋求解法。
紫虛上人聞言恍然大悟,言周瑜命主西方白虎,命犯孤煞,攻破西川雖已破了此煞,但又被東方青龍所壓製。
當今天下,命主青龍者非關羽莫屬,唯有關羽死亡,他的噩夢才會解開。
如今聽到前方消息,周瑜頓覺渾身一陣輕鬆,對紫虛上人的話卻半信半疑。
負手立於城頭,周瑜目視遠方,喃喃道:“我周公瑾做事,自問光明磊落,豈是那短命之人?”
西川消息傳到長安,孫策傳令大赦天下,舉國慶功,並派羽林軍統領陳寶帶兵前往漢中,將關羽屍首運回長安。
畢竟來自於後世,孫策對二爺的敬畏是發自內心的,無論他如何自傲,有什麼過失,但忠義二字貫\/穿一生,形成神格,足以警示後人。
華夏文明的神靈,都是對社稷、百姓有功之人,或為萬世楷模,令人敬仰,勸人積極向上的聖人。
這都是有血有肉的大賢英雄,而不是虛空捏造的神物,其實這就是華夏文明的傳承,對崇高精神的信仰。
此時馬騰父子已迫不及待趕回洛陽,為馬超忙著操辦婚事,孫策還有西征計劃,必須要讓馬超隨軍出征,建功立業,廣大西涼馬氏。
孫策在長安待了一月,派人將天水的薑維接到長安,跟隨郭淮在軍中曆練,留諸葛亮、田豐、鄧芝治理關中。
再回洛陽,又是一個春天,萬物萌發,天地一片生機勃勃,大明王朝正式全麵運轉起來。
“報,啟奏陛下,程公自右北平發來賀表!”
程普自益州一戰之後,便執意辭官回鄉養老,雖說那是一場計謀,但折損了數萬人馬,這些枉死的士兵讓他心中愧疚不已。
在洛陽英雄碑上親自刻上他們的名字,將撫恤金連同自己的獎勵發給家屬後,便回幽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