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出人意料的是,元文都副總理、盧楚副等隋朝東都重臣也一改初衷,他們不再搞什麼讓李密集團與宇文化及集團兩敗俱傷“鶴蚌相爭、漁翁得利”式的陰謀,轉而一心一意的撮合皇泰帝楊侗與李密這段美妙的姻緣,盼望李密一舉消滅宇文化及集團,中興大隋帝國!元文都副尤其喜出望外,認為全國兵力最多的頭號叛軍李密集團投降隋朝東都小朝廷,天下指日可定。隋朝群臣感到歡欣鼓舞,他們甚至在上東門擺下慶功酒,段達為首的隋朝文武百官甚至忘乎所以,他們高興得摟著美女們翩翩起舞。
在東都小朝廷一片歌舞升平、歡天喜地的氣氛之中,卻有一個手握重兵的大臣受到了刺激,他不但不高興,反而非常痛苦,這個大臣就是李密師兄王世充,有本事的同學之間往往互不服氣,如同龐涓嫉妒孫臏,李斯嫉妒韓非,王世充副對師弟李密也非常嫉妒,他為了隋朝與師弟李密這個天下頭號反賊進行了幾年的生死大戰,成為不共戴天的仇敵,沒想到李密師弟搖身一變成為內閣首相,一舉超過了自己,現在李密師弟沒有進入東都就受到隋朝文武百官如此擁戴,如果李密師弟真的消滅宇文化及集團,以如日中天的內閣首相的身份進入東都輔政,他王世充副情何以堪、何以立足?想到這裏,王世充副感到心裏酸溜溜地不是滋味,他憤憤不平地對宮廷崔長文說:“大隋朝廷的官爵,竟然封給李密這個反賊,你們到底想做什麼?”元文都副等大臣聽了王世充副的話感到非常刺耳,他們對王世充副的反常表現開始不滿,甚至懷疑王世充副吃裏扒外想把洛陽獻給宇文化及集團。從此以後,元文都集團與王世充集團之間的矛盾日益激化,雖然他們表麵上還維持一團和氣。
此時李密對東都洛陽的暗流湧動一無所知,他躊躇滿誌,似乎一切仍然掌控在他手中:消滅宇文化及集團,入東都洛陽輔政皇泰帝楊侗,控製隋朝軍政大權,消滅群雄,一舉統一天下,建立中興大隋帝國的蓋世偉業,流芳百世!
仿佛又回到了與王世充師兄等同學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少年時代,他對未來充滿必勝的信心與遠大的理想。如果李密總這種遠大理想真的變為現實的話,我們的李密就真的成了“救世主”一般的偉大人物了,中國的曆史也許就要徹底改寫了。
公元618年七月,為了進一步消除李密集團的後顧之憂,皇泰帝楊侗派隋朝長張權、外交部長崔善福賜書李密,對李密大加鼓勵:“以前之事,全部不論,至於今後,彼此真誠相待。天下大事,有待李輔助;征伐戰事,委托李指揮。”張權院長、崔善福部長來到以後,李密恭恭敬敬地跪拜接受皇泰帝的詔書。
既然已經接受東都隋朝小朝廷的招安,李密就沒有了西麵洛陽方向隋軍偷襲的顧慮(李密集團原來是麵臨東西兩線作戰)。於是李密將洛口倉城的瓦崗軍10萬精兵全部調過來對付東方的宇文化及集團,準備來一場摧枯拉朽的戰略大決戰,以徹底擊潰宇文化及總和他的許軍!
當時的宇文化及集團的處境極為艱難,不僅軍糧奇缺,而且士氣低下、軍心渙散,已經是強弩之末。俗話說秀色可餐,幸虧有蕭後等幾千名隋朝宮廷美女作為他們的精神支柱,宇文化及集團的將士才振奮精神,勉強支撐。
一貫注重情報工作的李密得知宇文化及集團的軍糧即將用完,就心生一計。李密假意向宇文化及求和。於是李密派來了一名使者,並且給宇文化及帶來了一封密信,內容大體如下:宇文老兄您是除掉暴君楊廣的蓋世英雄,我是反抗隋煬帝楊廣暴的義軍盟主,咱們本就是一個戰壕的戰友,何必要自相殘殺呢?不如握手言和,您率領貴軍繼續西歸關中,我繼續攻打東都洛陽,咱們井水不犯河水,您意下如何?當然了,為了保證您能夠順利完成西歸關中的大業,我決定無償送給您一些糧食與酒肉,聊表心意。
糧食的捉襟見肘讓宇文化及愁腸百結,如果糧食吃光十幾萬軍隊怎麼打辦啊?宇文化及無計可施,他隻好整天摟著一代豔後蕭美娘借酒澆愁,許軍將領們也學著主帥宇文化及的樣子與幾千名隋煬帝後宮美女纏纏綿,醉生夢死的宇文化及集團根本不知道李密集團已經接受東都隋朝小朝廷招安的驚天變局。好在解語花美娘妹妹雖然年過四十,由於天性樂觀開朗,美娘妹妹仍然豔光四射,她早已經忘記了剛剛死去幾個月的楊廣哥哥,她現在一心一意愛上了放蕩不羈、嬉笑怒罵的花花公子化及哥哥。她的柔情似水與萬種風情給宇文化及帶來了巨大的精神支持。
此時正愁無米下鍋的宇文化及看完死對頭李密同誌的密信以後,喜出望外:老子隻是路過中原回老家關中,向你李密老弟借一點糧食以解燃眉之急,又不是故意來與你李密老弟逐鹿中原,何苦非要打個兩敗俱傷的呀?!如此握手言和最好。美娘妹妹也嫣然一笑,當年她對楊廣哥哥把精明強幹、討人喜歡的“小黑”李密弟弟從隋朝宮廷趕走頗有微詞,隻是楊廣哥哥一向剛愎自用,她也沒有辦法。聽說李密弟弟願意與化及哥哥握手言和,她也極力讚成。她甚至想親自出馬勸李密弟弟與宇文化及哥哥結為盟友,互相支持,共同奪取天下。在美娘妹妹的鼓勵下,宇文化及立即給李密同誌回信一封,內容很簡單:同意與李密老弟握手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