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個球的威脅還是非常大的。
經曆了幾次最終沒有形成進球的反擊之後,華國隊終於打出了一次成功的陣地進攻。
這次進攻是由門將宋振瑜發起的。
第31分鍾,烏茲別克斯坦的進攻始終未能傳進禁區內形成威脅,最後心急的一名中場球員在禁區外來了一腳遠射,結果放了高射炮。
然後,在門將宋振瑜發門球時,雙方大多數人都移到了烏茲別克斯坦的半場,等待宋振瑜發門球。
這次宋振瑜沒有從後場傳球慢慢發動進攻,而是直接認準了江小林所在的位置開了個大腳出來。
而這次宋振瑜開的大腳也運氣好,沒有開小,也沒有開大,更沒有開歪,剛好就在江小林附近。
理所當然的,江小林就利用他的速度、體格、搶點能力順利的搶占了第一落點,然後扛著對方兩名球員的爭頂硬是將球搶了下來,頭球擺渡給了邊路的邵嘉一。
這次進攻不是反擊,而是宋振瑜開門球發起的陣地戰進攻,因此不存在無人盯防邵嘉一的情況。
烏茲別克中場球員亞美達米恩上前攔截邵嘉一。
但邵嘉一是華國最好的前衛之一,從慕尼黑1860到科特布斯,他已經在德國足壇待了足足7年,技術是非常出色的。
如果不是受限於老是愛受傷的毛病,邵嘉一的成就還會更高。
這次麵對亞美達米恩的攔截,邵嘉一沒有停下來傳球轉移,而是大膽的用技術突破了對方。
亞美達米恩本以為邵嘉一會在他的防守下將球轉移出去,對邵嘉一的突破有點猝不及防,被邵嘉一一個馬修斯假動作給突破了過去。
盡管他立即轉身追了上去,但卻始終被邵嘉一伸手卡在側後方,落後了邵嘉一半個身位,無法形成斷球。
一邊卡著亞美達米恩一邊帶球在邊路前進,在距離底線約20米的地方,邵嘉一麵對烏茲別克斯坦的邊後衛達尼索夫,與前來接應的前腰黃博紋做了一個二過一的撞牆配合。
無球狀態下的邵嘉一加速衝刺,暫時甩開了身邊的亞美達米恩和後衛達尼索夫,在達尼索夫的身後接到了黃博紋撞牆配合後傳過來的球。
盡管亞美達米恩和達尼索夫立即追了上來,想要幹擾邵嘉一的傳中,但邵嘉一沒有給他們機會。
接到黃博紋的傳球後,邵嘉一隻是趟球調整了兩步,抬頭看了一下中路的情況後,就起腳傳中了。
而這時,江小林已經適時的衝進了禁區,邵嘉一的傳球,目標也正是江小林。
當然,實際的比賽中,特別是遇到這種陣地進攻時,對方禁區絕對是嚴陣以待,不會讓江小林這種危險球員站在固定的地方獲得爭頂頭球的機會的。
江小林再強,也隻是一個人。
如果對方兩三個人圍困江小林的話,有人爭頂、有人拉拽,江小林也是很難搶到球的。
這也是為什麼江小林並不能每次角球或隊友下底傳中都能搶到第一點形成威脅的原因。
因此,要在對方嚴陣以待的情況下禁區內爭頂成功,必然是要在運動戰中,發揮江小林無球跑位和搶點的能力,甩開部分防守球員,才能搶到球。
這次也一樣,邵嘉一的傳球落點,並不是江小林跑位的正前方,而是稍微靠前點的位置,在小禁區角與大禁區線之間的區域。
這是訓練中演練過的一種下底傳中進攻套路。
但要爭頂成功,要同時滿足幾個條件。
一方麵要江小林的跑位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能夠甩開部分或者全部防守球員,在空檔裏搶到球形成頭球攻門。
另一方麵,則要邵嘉一的傳球技術到位,能夠傳出符合江小林身高、彈跳的好球。
否則,矮了會被對方前點球員破壞,高了會落到後麵去。另外,也不能偏後,更不能靠近球門。
靠近球門的話,有可能被門將破壞或直接沒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