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尚對於這種無聊的試探甚是反感,自己未來定會成為皇帝,不能把時間都浪費在扯皮上,幹點正事比什麼都要強。
作為後世人,趙尚知道地球是個圓形,也知道大海有多麼遼闊,還知道陸地形態,因此,趙尚思考事情的方式與古人有很大不同,在考慮一件事情前,他會先考慮大局,然後慢慢縮小自己考慮事情的範圍,最終落在事情的本身上,透過迷霧看本質。
一般來說,大局要是錯了,那麼細節即使做的再好,後果也不會很好。
而大宋人則與其相反,一城一地的得失,在他們眼中,遠勝其它,比如這次桂陽之戰,皇帝及大多數士大夫的想法都是消滅猺人叛軍,然後好好安撫南方的少數民族,能過且過就行了。
但趙尚卻不這樣想,一戰而保南方百年太平,才是趙尚的目的,要不是現在大宋的財政實在不寬裕,趙尚都想讓狄青帶軍前去,好好的把帝國南方清理一遍,什麼唐和、儂智高啊,都先按在糞坑裏淹死再說。
就因為這個心態,朝廷多次派人催促禦龍諸直司,讓他們不要浪費時間,抓緊剿滅撩人叛亂,無奈之下,賈逵與楊文廣二人隻好放棄之前的戰略,以最快的速度直奔桂陽而去,這支新軍趙尚下了很大的本錢,雖說全軍滿打滿算能算得上騎兵的也就隻有不到三百餘人,但是全軍卻每人都配了一匹駑馬,所以大軍走起來很快,從漢口到長沙隻用了不到三天時間。
到了長沙,賈逵、楊文廣二人拒絕了當地官府犒軍的好意,在湘江邊上立下軍寨後,短暫停留了三天時間,補充好糧草,定好軍略,便迅速離開了,臨走之前,還一把大火將建好的軍寨都給燒掉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留下這麼一座完好的軍寨,當地官府又沒有人力物力來維持,最後隻能便宜那些盜匪。
這次禦龍諸直司的目標便是離桂陽不遠的銀江源,此次叛亂的二號人物盤知諒就在附近,盤知諒外出劫掠,要想回自己的大本營,銀江源是其必經之路。
老規矩,到了銀江源,先修工事,兩天時間,一座軍寨拔山而起,不高的山包上滿是鹿角丫杈,諾大的軍寨如同一隻刺蝟。
賈逵已經做好了軍寨沒修好,先與猺人野戰的準備,因為盤知諒離此處很近,快馬一天時間就能趕到,可是賈逵等了三天,盤知諒都沒有來。
賈逵站在高高的軍寨上遙望遠方,這個時候斥候已經陸續歸營了,說明敵軍已經離此處不遠了。
楊文廣走了上來說道:“老賈,這次咱們可能高估盤知諒了。”
“怎麼說?”
“一百斥候回來,殺敵竟然達到了三百。”楊文廣苦笑道。
“老楊,還是小心些為好,不能小覷猺人,殺死的那些敵人估計都是被猺人蠱惑的百姓,猺人真正的戰力不弱。”
“希望如此吧。”
到了下午,山那邊走來了一個標準的猺人,個子不高,但氣勢很足,要求賈逵把他迎進軍寨,楊文廣搞不清楚這個家夥到底要幹什麼,於是就拿弩箭把他給射死了。
禦龍諸直司武器精良,不僅人手一把手弩,還擁有著數目龐大的八牛弩,而且那一箱子轟天雷也都沒用,路上剿匪時,最多出動一下八牛弩,轟天雷這種高檔東西,那些匪徒還不配,所以站在軍寨上的將士們看起來也很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