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玄學起源(2 / 3)

半晌,才有一巨人說道:“怎沒有?怎忘卻?”

“萬民化為鳥獸花草,就連炎帝族裔也不例外……”

聽到他們這麼說,妙寒一怔。

想起來,前麵這些人,還提到一個人物‘帝女娃’。

仔細一想,難道是指炎帝的女兒,娃?

即……精衛!

“你們說的帝女娃,是精衛嗎?”妙寒連忙問。

山海國民回答:“炎帝女·娃,遊東海而化精衛鳥。精衛不死,誓填滄海。”

“帝女·桑,化為扶桑木……”

“帝女·瑤,化為巫山草……”

他們七嘴八舌,說了一大通,後續還說了許多大家沒聽說過的人物。

妙寒愣住:“原來傳說上古炎帝全家都變成花草鳥獸,其實就是天道異化。”

顯然,上古之事流傳,曆經滄海桑田,不可能每個人都記錄下來,再加上失傳和人為刪改,也就隻能從炎帝全家都被變成山海經之物,來管中窺豹了。

“若上古有此大劫,為何現在沒了?”

“我等為何沒有被異化?”

眾修士說著,最大的困惑就是這個。這幫人說天道會扭曲世界,變化眾生,那人族不早就沒了嗎?

“有功德或者修行的人,才會被變化。”一名人首蛇身之人,越眾而出。

他是軒轅國民,地位儼然與眾不同,且似乎知道的更多一些。

看他裝束奇特,首飾眾多,其他山海國民,紛紛尊稱他為:“巫壇!”

羅閻審視著他,原來這是軒轅國的一名巫。

“巫壇,我怎麼沒聽說過?”羅閻思索道。

妙寒錯愕:“為何非要你聽說過?”

羅閻解釋道:“上古之巫,明通天地自然,可不光是祭祀,他們認為萬物演變自有規律,是可以人為主導的。”

“醫星相卜,皆有涉獵,還有一支專管奇物。我魔道最初的起源,就是由那一支大巫所傳……”

“所以我魔道,自有一套上古傳承記載,而軒轅氏族的大巫皆有名,我就沒聽說過巫壇。”

“巫之名號,世代襲傳,亙古不變,恍如永生。”

“如果洞天軒轅國,也是襲傳上古人族軒轅氏,那麼我魔道記載裏,應該有巫壇的名字。”

巫壇躬身道:“我出生就在此地,不過一小巫,比不過巫鹹等上古大巫。”

羅閻點頭,原來如此。畢竟三千年了,洞天裏又多了一些其他的巫,很正常。

妙寒奇怪道:“羅閻,伱魔道既然有傳承,為何不知天道異化之事?”

羅閻無奈道:“世事變幻,傳承散落過多,三墳五典,我魔道也隻有《三墳》之書,乃是極上古,三皇時代之事。”

“至於五帝時代的《五典》,早已失傳……”

“總之在三墳之中,記錄了許多上古奇物,且都被證實,可以說,奇物這東西,極其古早就有了……”

“但三墳記錄中完全沒有什麼天道的記錄,有很多奇物比天道要古老得多……”

“所以我們認定天道是一件奇物,而且出現的時間,最早也得是五帝時代,不可能更早了。”

各派長老們十分激動:“魔道妖言!天地開辟之初,就誕生了天道。”

“你竟說天道晚於人,怎麼可能!那這天地從何而來?”

羅閻蔑視地看向他們:“悠悠千古渾如此,何來一物敢稱天?”

“你……”長老們隻覺得這是異端,剛要喝罵,卻見炎奴轉身凝視他們:“安靜。”

“……”殘留的修士,張了張嘴,為炎奴氣勢所懾,當即安靜。

妙寒看向巫壇:“你說被異化,還要修行是何意思?”

巫壇平靜地解釋,眾人這才明白,天道異化,不是一瞬間所有人都變了。

如果是這樣,人族早就沒了,何來現在的神洲人族?

它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有前提條件的,每個人變異之前,都做了不同的事。

或有大發明,功德福澤眾人,或有大能力,在某個領域達到頂尖。

譬如一個部落,善於製陶器,那麼陶器做得好,就可能突然變成圖騰模樣。

“我軒轅氏族,善於卜筮、醫藥與結繩記事,三者任意一事達到巔峰,或者有所發明,即化為人首蛇身。”巫壇說道。

羅閻恍然:“這不就是修仙嗎?那時候沒有修仙,所以生活中的大事……就是修仙。”

“天道扭曲世界,其實是根據文明,締造修行體係,生成法則。”

“但因為各個氏族,文化不同,想法不同,一片混亂,所以上古之時,萬民被異化的前提條件,也是沒有規律的。”

“其實所謂異化,本質上就是‘修行體係的不確定’導致的!”

大家終於聽明白了。

越有名氣、越權威的概念,越容易實現。

越正統規範,越能代表文明精神體係的,則形成的體係規矩就越穩定。

天道就是在根據‘集體意識’,生成‘自然本不存在’的體係,上古的混亂,本質上是天道剛出現,各種體係還不穩定。

其實現在,也有‘異化’,隻是不叫異化,叫‘成仙’!

上古人變成‘人首蛇身’這種圖騰,其實就是‘修成正果’。

隻不過,前提條件,太簡短了,太粗糙了,太簡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