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當行火德(1 / 3)

第172章 當行火德

人間自有天意在,但修行界沒有。

宗派林立,散漫逍遙,就是修行界的圖景,神通廣大、法力無邊者,即可稱宗號祖。

誰能玄門裏稱尊,群仙裏稱帝,那能依靠的自然也隻有本事。

趙雨眼睛一亮:“所以先不管人間興亡,而是斷絕仙流,釜底抽薪麼?我舉雙手讚成!”

她愁死炎奴要篡改大勢了,生怕他在世俗殺紅了眼,所以想盡辦法勸說炎奴離開。

趙雨還隻是說,廬山仙宗洞天裏存有一個即將失控的奇物,禍患極大,想借此把炎奴從世俗引出去,走上收容天下奇物之路。

怎料妙寒更絕,直接要把整個修行界都給平了。

妙寒凝聲道:“先解決各大仙宗與門派,剪除天道羽翼,這樣至少等我們後續逆改人間大勢時,天道會‘無人可用’。”

炎奴咧嘴一笑:“這不一樣嗎?我在世俗滅蠻,這些人受天道驅使,不還是要來擋我?”

他是奇物,仙宗定然會管。

若要平定天下,各大仙宗都會瘋狂地阻撓他,既如此誰阻撓就滅誰唄。

然而妙寒嚴肅道:“不一樣!”

“如果隻是簡單地以力破局,誰擋你殺誰,那和走一步看一步有何區別?或許可成功一時,但敵人將永無止境,你等於把整個修行界,都逐漸逼到天道那一邊。”

“你以為仙宗都會來擋伱嗎?不,其實胡蠻滅不滅,於他們何加焉?”

“歸根結底還是功德驅使、順天紅利罷了,再本質一點,就是為了變強。”

“為何你滅禿發氏,無數仙宗強者還在看戲?因為天道還沒有拿出讓他們動心的好處,而動心的強者,又因為知曉你的能力,而沒有把握。”

“所以暫時隻有魯山這樣的門派被頂在台前,隻有無須子這樣的散修,被驅使而來。”

“現在的大勢,還不需要仙宗下場維護,所以可以趁著他們中立,一盤散沙時,各個擊破。”

“你若先逼他們下場,就是白白的舉世皆敵,他們擰成一股繩,又有天道加持,戰鬥將無休無止,永無寧日。”

“其二,我說的解決,不是消滅,而是統一!”

“攥緊修行界的力量,如此我們的力量提升,而天道的羽翼減少,此消彼長,方可有與天道一鬥的資本。”

“這需要足夠多的同道中人,足夠多的同行者!未來才能打造真正的太平。”

妙寒的一番話,讓炎奴沉思。

說的都沒錯,不過炎奴卻歪頭道:“但你說,天道會逐步地提升紅利,增加懲罰,直到連仙人都動心,連仙人都不敢改變大勢。”

“那我即便將修行界強行一統,他們也不會跟我幹啊。反而照樣會在天道的賞罰下,與我們的爭鬥永無休止。”

妙寒露出笑容:“為帝者,實力是基礎,而非關鍵。”

“沒有實力萬萬不可,但也不能隻有實力……”

“炎奴別的你都不用考慮,隻需要記住一點,即……無論是人皇還是仙帝,本質上都是主導對利益的分配。”

“賞罰不明,百事不成,賞罰若明,四方可行。此古之聖君所以能王天下也。”

“為何那麼多人,皆不逆天,不是順天就是中立?因為逆天沒有任何好處!反而要命!”

眾人皆笑,沒錯,這就是最明白的道理。

說出來一文不值,卻主導了整個世界。

蘆薈真人名門正派出身,為何連師門都不要了,頭拴在腰上跟炎奴逆天?

還不是炎奴給的太多了,那麼多好材料扔給他煉器,炎奴隻要兩副鎧甲,其他都不在乎,隨便送人,蘆薈直接成了多寶道人……

若無太虛中這段恩情,吞天門一戰,師門召喚,蘆薈恐怕是默默退走,不會拚命的。

妙寒繼續說道:“若為順天仙帝,或許隻要實力,然後在現有的利益中,重新分配。”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讓追隨者得到好處即可。”

炎奴眉頭一皺:“咋感覺世俗也是這樣?”

妙寒嗯了一聲:“沒錯,都一樣,這就是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

“至於天數,看似複雜其實無非是盛極而衰,否極泰來,萬物抱陰而負陽,是不斷趨於平衡的波浪。”

“正是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

炎奴嘴角一扯,搖頭道:“我看都不咋地,人之道,損害大部分人,而利於少數人。”

“至於天之道,看似公平,可這種平衡,太過無情。”

“難道因為過得太強盛了,就得迎來衰弱?人日子過得好了,就得走向不好?為何不能走向更好?”

“中原沉淪,胡蠻崛起,大體看好像是中原盛極而衰,胡蠻否極泰來,但那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呢?他們犯了什麼錯?”

“我看百姓也沒有過得很好啊,難道就因為好幾代人之前過得不錯,所以這幾代人就得遭殃?難道世家豪族過得很好,將迎來衰敗,底層百姓就也得全跟著去死?”

“這就是天的道理?”

眾人一怔,正常來說,人之道最簡單,而若能實現天之道,做到損有餘而補不足的,那就是一代聖君了。

結果炎奴倆個都不要!都嫌棄!

那他要幹嘛?他要上天啊?沒有別的路了呀。

“炎奴……這是現實。”蘆薈真人茫然道,不知道炎奴跟這個道理杠什麼……

炎奴搖頭道:“我偏不喜歡!”

“這些道,說是賞罰分明,可到頭來,罰倒是真的罰,賞卻不是真的賞!”

蘆薈撓頭:“啊?這話怎說?什麼叫不是真的賞?”

炎奴歪頭掰著手指:“你看啊,按照這種賞法兒,一定有人受損,這不就是賞的同時,又罰了別人嗎?”

“難道有餘者一定該罰?不一定吧?我阿翁辛苦一生,兢兢業業沒有過過好日子。但如果他有了回報,過上了好日子,難道就有罪了?”

眾人沉默,妙寒露出笑容:“沒錯,炎奴,事實上王莽均田,就是失敗在這裏。”

“哦?”炎奴想起來,當初在華縣,他幹翻了張家,說要把張家的田分了。

結果那個周世,嚇得不行,說均田者死,就拿王莽舉例子,說王莽均田,天下沸騰百姓皆反。